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速推进,片面追求城镇规模扩大、空间扩张的现象比比皆是,由此引发的交通堵塞、环境破坏、住房紧张、资源浪费、特色遗失、邻里关系冷漠等一系列城镇发展问题开始凸显。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要完善传统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加快推进以人为本,以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为目标的,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城镇化道路。新型城镇化就是以提升城镇文化、完善公共服务、提高环境质量、增强社会和谐等内涵为中心,创建具有较高品质的适宜人居住的人居环境,换句话说,新型城镇化的根本就是建设宜居的人居环境。人居环境的好坏不仅是检验城镇化成果的依据,更是衡量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 关于人居环境的研究大多集中在大中城市,小城镇(县城)是人居环境研究中受关注较少的区域,但小城镇在我国城镇化过程中却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此背景下,本文选择临漳县城这样的普通小城镇作为研究对象,在研究国内外关于人居环境评价的基础上,遵照人居环境指标体系建立的原则,首先,从经济建设程度、生活舒适程度、生态环境程度、社会和谐程度四方面构建了临漳县城人居环境宜居性客观评价体系,并采用层次分析法对人居环境建设状况进行了动态分析和子系统对比分析,得出2009-2013年县城人居环境综合指数逐步上升,四个子系统均稳步发展,但经济发展程度子系统发展较慢的结论;其次,从经济发展、基础设施、服务设施、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五方面构建了临漳县城人居环境宜居性主观评价体系,以268份有效调查问卷得到的数据为基础,运用多层次模糊综合评价和单项评价相结合的方法,研究发现县城人居环境总体宜居水平一般,并进一步找出影响人居环境发展的因子;最后,根据主客观综合评价结果得出县城人居环境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许多亟待完善的问题的结论,并从经济发展、居住条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四方面出发,提出人居环境的优化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