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EM和实测河网的河流编码算法研究与实现

来源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wenjun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国内水环境污染十分严重,尤其是江河流域普遍遭到污染。水利部对全国700余条共约10万km长的河流开展的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表明:水质污染严重而不能用于灌溉(即劣于Ⅴ类)的河段约占10.6%;水体己丧失使用价值,受到污染(相当于Ⅳ,Ⅴ类)的河段约占46.5%;城市河流污染形势更为严重。监测数据显示,在14个大中型城市河段中,63.8%的河段污染较重,为Ⅳ类甚至Ⅴ类水质。在47个环保重点河段中,29.8%属于Ⅴ类水质。辽河流域、海河流域、淮河流域的城市地表水水质尤其差。全国7大水系国家环境公报数据表明,辽河、海河污染严重,淮河水质很差,黄河水质不容乐观,松花江水质较差。   因此,建立河流管理、监测体系就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而准确的河流管理及监测体系的建立依赖于河流环保信息化建设。河流编码标准化是河流环保信息化建设中重要的技术基础工作,是实现河流环保信息化的基本前提。所以研究适合我国河网的编码标准就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河流编码的方法主要有三种:①采用随机码的河流编码;②Pfafstetter数字编码;③基于二叉树的河流编码。其中随机码的河流编码方法不能精确的表达河流拓扑结构,而基于二叉树的河流编码则编码较长,且不利于上下游的识别。Pfafstetter编码则能很好的表达河流的拓扑结构,易识别河段上下游关系,在国外成熟的编码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本文在研究了Pfafstetter编码规则优缺点基础上,根据我国河网的实际复杂性,对Pfafstetter编码编码规则进行了扩展,使之适合我国河网的实际编码工作需要。具体扩展包括了首层两位编码,分叉河段的编码方法,以及湖泊、水库的编码方法。在完成编码方法扩展之后,还研究了编码方法扩展之后上下游识别的算法。   另外,基于扩展的编码方案,还对编码算法进行了相关的研究,具体包括河网数据的预处理,实测河网流量的确定,河网拓扑结构的表达,递归编码算法等。在流量计算方面,提出了基于实测河网与DEM相结合来进行流量计算的思想,较准确的得出了实测河网各个河段的流域面积。设计了三个层次的数据结构,来分别表示节点、水系、流域,准确的表达了河网的拓扑结构。在最终的编码中,设计了递归的河网编码算法,完成了对河网各个层次的编码。   最后根据扩展的编码方案和编码算法研究结果,设计并实现了自动编码系统,并将这套系统应用到长江流域、辽河流域等河网编码中。通过编码结果验证编码方案和编码算法的正确性及有效性。
其他文献
随着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带宽的增加、移动用户数的大规模增长,用户对于终端体验的要求越来越高。富媒体技术以其涵盖丰富的媒体形式、实时性的交互式体验,成为满足这一需求的
无线传感器网络是过去10余年的一个热点研究领域。作为无线传感器网络中最重要的支撑技术之一,定位技术在过去的几年中也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在本文中,主要作出了如下贡献:  
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Internet成为了信息的主要载体,随着现代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远程教学也成为一种新型知识传播方式进入到人们生活中。远程教学可
学位
随着互联网的高速发展和图像信息的快速增长,从海量的数字图像集合中快速地提取出有价值的知识已经成为人们的迫切需求。自20世纪90年代起,基于内容的图像检索(Content-based
图形符号识别是模式识别的一个重要分支,它在很多工程技术领域都有重要的应用研究价值。虽然不同图纸专业领域的符号识别算法所针对的对象不同,但是从整体看,它们可以大致分成相
科学计算可视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出现的一个新的研究领域。近几年来科学计算可视化被广泛的应用于天体物理、计算流体力学、医学科学(包括二维图像处理和三维重构技术)、有
随着手机的广泛使用,尤其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手机与个人电脑之间的界限越来越模糊,越来越多的人通过手机传递或者存放重要文件,隐私信息等。一旦手机遭到病毒攻击,对用户将造成重
在C2C电子商务中,信用评价至关重要,直接影响交易成功与否。目前的C2C电子商务信用评价系统,评分等级的设置相对简单,不能很好的反映真实的交易状况的问题。从而产生信用诋毁、信
随着经济的发展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已成为世界上移动终端用户最多的国家。能够支持移动接收的多媒体广播服务因庞大的移动终端使用人群而显得日渐必要。国际上现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