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建筑生活单元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研究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ling_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缘起:参与了长兴回龙山幼儿园建筑设计项目的天然采光分析工作,这是本次论文课题研究的触发与缘起。设计规范的变化和实践中的对幼儿园建筑天然采光分析的体会引起的两点思考:第一点,虽然新版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的寝室和活动室面积增大,但是新版规范的采光和日照相关规定不变,采用何种采光设计策略能在生活单元面积增大的情况下继续满足这一规定?第二点,幼儿园生活单元的采光系数值会受到遮挡物的影响,但是规范只是片面的规定窗地比的值,而没有说明周边的遮挡关系,那么在具体的设计中当出现遮挡物的时候,又如能满足采光的要求?国外在幼儿园建筑设计和天然采光研究上较为成熟,但是国外幼儿园多为开放分散式样,而国内基本为单元式生活单元,在建筑空间组合上有很大不同,根据中国的情况来确定研究对象。国内真正意义上以建筑设计策略角度切入,结合计算机模拟定量分析来研究幼儿园建筑的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的很少,这也就是本次论文研究的方法与重点。幼儿生活单元设计的核心内容就是妥善处理好活动室、寝室、卫生间、衣帽储藏等功能空间的组合关系,通过大量幼儿园案例的搜集整理,归纳分类出五种典型空间组合模式基本类型。幼儿园建筑生活单元布局组合按照交通模式可以划分为北廊式和南廊式,考虑到在建筑设计实践中,南廊式幼儿园案例相对较少一些,以及受到论文的篇幅限制,本次选取两排北廊式十二班幼儿园生活单元为这次研究重点。建筑天然采光分析研究主要以采光效率和采光质量两个角度进行评价衡量。采光效率评价衡量指标:在工作平面上采光系数的值大于等于2%所占的比例。采光质量评价衡量指标:采光均匀度。建筑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策略有以下两个方向:第一,根据从采光系数的原理概念入手来直接增加进光数量,这产生了两个策略:扩大日照间距设计策略、增大窗地面积比设计策略;第二,从建筑空间的墙面、顶棚不同的方位,增加采光的途径以补充进光数量,有以下几种策略:内院侧窗设计策略、采光槽侧窗设计策略、采光井天窗设计策略、高侧窗设计策略,这几种策略单独使用,或根据建筑设计组合使用。采光优化设计研究六大核心步骤:研究类型确定、发现分析问题、优化策略设计、采光模拟计算、策略总结评价、提供优化参考。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本论文的研究背景、国外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研究目标和内容,阐明论文研究意义,介绍论文研究方法,概括出论文的框架。第二章为幼儿园建筑生活单元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研究相关理论综述。介绍了幼儿园建筑生活单元基本类型,天然采光基本概念,新版幼儿园建筑设计规范相关幼儿生活单元设计的规定,生理学心理学关于儿童对天然光环境要求的研究,天然采光模拟技术和建筑日照计算分析软件。第三、四章为论文的核心章节,具体来研究幼儿园建筑生活单元。第三章是发现分析问题章节,研究十二班幼儿园生活单元类型和确定研究对象,然后对生活单元研究对象天然采光模拟实验,接着对产生的采光问题分析研究。第四章是解决问题章节,首先介绍了建筑天然采光优化设计的各种策略,然后在用这些建筑采光策略对生活单元研究对象进行优化设计。第五章为总结章节:总结、局限及展望。对本次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分析了论文研究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且对本方向未来的研究进行展望,为建筑师在具体的幼儿园建筑天然采光设计时提供参考和依据。
其他文献
学生的需求是多方面的,其中学习和发展是根本的需求,辅导员与学生不应是“全包式”、“保姆式”的依赖与被依赖的关系,而应是基于对学生的启发、引导和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的信
<正>背景和目的:现代运动鞋功能繁多,其中最重要的一项就是避免人体下肢在跑、跳着地时承受过多的冲击负荷。然而,由于人体自身存在一定的适应和调节能力,因此在落地冲击过程
会议
<正>目的:人体肢体运动通常是多关节运动,中枢神经系统在运动控制过程中需要处理的最重要的生物力学信息就是多环节链状系统特性。在此系统中任何一个关节的运动都会产生被动
会议
当前,我国医药领域快速发展,用药需求量及新型药品研发量与日俱增,但与之相对应的医药流通领域发展却比较缓慢,医药流通领域中的医药物流配送环节经常被大家所诟病。目前医药
大豆蛋白为完全蛋白质,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大豆食品是中国的传统食品,大豆蛋白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蛋白质的主要来源。开发和综合利用大豆蛋白质是世界大豆生产大国和消费大
以江西德兴典型阔叶树林分为研究对象,应用主成分分析对不同林分生境质量状况进行比较。结果表明:不同林分类型阔叶林生态系统质量评价结果依次为:米槠+甜槠林(0.72)〉甜槠+木荷林(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