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游戏分享环节是游戏结束后教师与幼儿一起交流、沟通、分享游戏经验的活动。游戏分享环节是从“游戏评价”、“游戏点评”等发展而来,是完整游戏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帮助幼儿梳理提升经验以及提升游戏水平都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用观察法、经验总结法和案例分析法的研究方法,立足于47个游戏分享环节的活动实录,对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过程进行细致描述,对教师回应语言的运用进行分析,同时借鉴对话理论对游戏分享环节进行理论提升。本研究从话题开启方式、话题种类、分享形式、分享时长以及分享内容五个方面对游戏分享环节的开展进行总体描述。研究发现,话题开启方式师幼共同开启多于教师直接开启,话题种类以游戏材料和游戏情节居多,游戏分享形式注重幼儿的直接感知和体验,游戏分享时长具有年龄差异,游戏分享内容融合五大领域的经验。通过对游戏分享活动实录的反复阅读和分析,把教师回应语言编为代答、点评、重述、扩展、追问等码号。在此基础上对教师回应语言的运用进行现状描述和分析,同时概括出教师回应语言运用的策略:问题导引式退位,把游戏分享的话语权还给幼儿;扩展性回应,帮助幼儿梳理零散经验;刨根式探询,深入挖掘幼儿经验。游戏分享的过程是师幼交往互动的过程,游戏分享的本质是“交流”、“沟通”和“对话”。通过借鉴对话理论对游戏分享环节进行理论提升,概括出游戏分享环节具有自主性、互惠性、体验性和生成性的特征,游戏分享中的主要对话形式包括幼儿与教师、幼儿与同伴及幼儿与自我的对话。基于以上研究结果可知,游戏分享活动是一个具有多种价值的综合性活动,教师可以采用多种形式、运用有效的回应语言促进幼儿分享经验,游戏分享的过程就是对话的过程。因此,在游戏分享中要构建开放的对话环境,充分尊重幼儿的兴趣和想法;保证分享讨论的深入性,促进幼儿经验的内化;提供有准备的环境,丰富幼儿的游戏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