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响应及破坏模式的细胞自动机方法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394715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对于网壳结构在地面运动作用下动力失稳和动力强度失效等机理性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研究,但取得的成果十分有限。此外,针对网壳结构的传统分析方法存在着大量假设,而且无法准确得到动力荷载作用下结构本身变异所导致结构响应的差别。研究的不足和研究方法的缺陷阻碍了这种优良的结构形式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本文发展了一个以基础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响应模式和动力破坏模式为参照,预测其它同类网壳动力响应模式和动力破坏模式的细胞自动机方法(CA)方法。提出了结构受力状态模式的概念,并引入了单层柱面网壳相似节点区域的概念。首先,使用有限元软件ANSYS建立了若干不同单层柱面网壳的有限元模型,编制了有限元时程分析程序,对网壳的有限元模型进行了水平简谐地面运动和TAFT地震波作用下的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给出了简谐地面运动作用下网壳的动力失稳破坏模式和TAFT地震波作用下网壳的动力强度破坏模式,为建立单层柱面网壳的CA数值模式提供基础数据。其次,基于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全过程响应分析结果,给出网壳CA数值模式的数字数值算法,以网壳节点有限元位移值的归一化结果作为节点状态值。该算法不仅能够更好地反映结构构造因素的影响,还能反映地面运动形式和屋面荷载的影响。进而给出了基于节点状态最小误差的相似节点区域匹配准则,参照基础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响应的位移模式预测其它同类网壳动力响应的位移模式。并将预测结果与有限元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定性评价CA方法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响应模式的有效性。此外,为了研究网壳结构破坏模式,本文以能量为切入点,将网壳节点域应变能密度投射至对数空间,以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归一化结果作为节点状态值,形成网壳新的CA数值模式。并参照基础网壳强度破坏的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模式预测其它同类网壳强度破坏的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模式。本文利用CA方法先后实现了对同类型目标网壳弹性阶段动力响应的位移模式和强度破坏的节点域对数应变能密度模式的预测。充分证明了CA方法预测单层柱面网壳动力响应(或破坏)模式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按照我国现行规范设计的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在强烈地震反复作用下,柱端或多或少会出铰,并可能在某些不利情况下出现纵筋屈曲现象。而纵筋的屈曲会导致柱承载力迅速降低,最终导致
日前,我国钢结构建筑蓬勃发展,钢结构建筑越来越多,而钢结构之间的连接有很大一部分采用的是焊接连接方式,在焊缝施工中和结构使用过程中难免会出现缺陷和损伤,这都会使结构
由于火灾试验费用高昂,目前关于楼板的抗火性能研究尚不够充分,约束作用下钢筋混凝土双向板的火灾试验少之又少。此外,多数火灾在局部蔓延时即被扑灭,加之混凝土热惰性对建筑
本文针对内蒙古西北部荒漠戈壁地区气候恶劣的特殊性,结合大量的室内试验的基础上,对比分析路面结构力学规律和荒漠戈壁地区的适用性,依据适用性、可行性和经济性的原则,研究
CFRP(碳纤维聚合物)加固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混凝土结构加固新技术,有很高的研究与推广价值。有限元计算理论有助于混凝土结构加固分析,能够模拟结构中应力与变形情况,从而减少在试
部分包裹混凝土组合结构具有承载力高、延性和耗能性能良好,施工方便快捷、经济性优越等优点,所以被用于旧建筑的加固改造和新建建筑物的多高层结构中。目前,国内外对部分包裹混
煤仓、矸石仓、溜煤眼等筒状硐室的常规施工方法有木垛法、普通法、吊罐法、爬罐法、钻井法、超深孔一次爆破成井法等。由于前四种方法危险程度极高,它们的使用已成为历史;钻井
结构竖向不规则布置和速度脉冲型地震作用是工程结构设计中两种极为不利的设计条件。本文将以往单独考虑的这两种不利条件综合考虑,研究其耦合效应对建筑结构抗震强度需求的影
仿生建筑是一种贴近自然、符合科学规律的建筑形式。因其设计巧妙、外观独特、结构合理及节约能源等优势,在当今耗能巨大、资源短缺及污染严重的社会中被广泛应用。因此,对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土地成本上升,高层建筑不断增多,城市商业区的很多高层建筑往往功能上要求建筑底部具有较大空间用作餐馆、商场,而上部用为写字楼或住宅。不同建筑功能的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