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DDS和PLL技术的X波段LFMCW雷达信号源设计

来源 :电子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zhe_sk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雷达和通信系统的迅速发展,人们对新一代频率合成器和频率合成方案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现代雷达、武器制导和电子系统等领域,具有高指标的频率合成器往往决定了该领域的技术成熟度。这些指标主要体现在输出频率、频率稳定度、频谱纯度、可调频率范围和捷变频速度等方面。因此,高性能的频率合成器研究与实现极具理论和应用价值。  LFMCW(线性调频连续波)雷达以其高精度的测距与测速能力、低的发射功率和成熟的数字信号处理算法,正逐步成为短距离测试雷达的代表。传统的产生LFMCW信号源的方法主要有:线性三角波电压或锯齿波电压控制VCO(电压控制振荡器),或者采用SAWD(声表面波器件)的色散延迟效应产生LFMCW信号,后经锁相倍频和功率放大到发射级。然而,现代LFMCW雷达对信号源的精度和时宽积等都提出了更苛刻的要求,传统的模拟方法难以满足。  近年来,数模混合集成器件的快速发展,使得研究高性能的频率合成器变得更加灵活。国际上许多知名公司(如ADI、Hittite等)都相继推出了适合各种应用的现代频率合成器件,主要包括了直接数字频率合成器(Direct Digital Synthesis)和锁相环芯片(Phase Lock Loop)。  本文首先介绍了DDS和PLL技术的基本原理,并对DDS和PLL的相位噪声和杂散以及DDS+PLL组合的性能进行了分析,然后,结合DDS和PLL技术各自的特点,灵活运用了“DDS+PLL”技术的组合形式,实现了一款用于 X波段(8.624GHz)LFMCW雷达的信号源。该信号源具有频率配置灵活,可扩展性好的特点,能够适用于较多应用场合。
其他文献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以及网络安全的日渐成熟,人们期待能够实现更好更和谐的人机交互环境,让计算机根据人的表情做出相应的反应,这一要求推动了人脸运动单元(Action Uni
面向FTTH的光接入网能够克服传统接入网带宽限制,目前采用的无源光网络(PON)结构较为单一,灵活性差。而无线Mesh网络由于灵活性好、易于管理、成本低等一系列优点,已经引起人
随着光纤通信技术的发展,100G及以上相干光通信必然使用偏振复用和高阶调制,例如100G光纤通信系统中使用最广泛的PDM-DQPSK,以及QAM等。传输速率的提高和调制阶数的增大更使得通
H.264SVC作为H.264AVC的可伸缩扩展,在保证高效编码的前提下,可以提供空域、时域以及质量可伸缩的特性,以应对不同架构的网络环境与不同处理能力的用户终端,相对于H.264AVC标准码
在临床上如果患者注射了含有细菌内毒素的药品,就会引起患者身体发热、昏迷甚至死亡,所以在药品生产过程中进行细菌内毒素的含量检查是十分必要的.目前,美、日、英等发达国家
详细阐述了寒地玉米田套养商品鹅种养结合模式下玉米品种的选择、 田间管理等玉米种植技术以及套养鹅品种选择、养殖密度等技术要点;从载畜量及玉米地饲养分区,经济效益、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