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在凝聚了人心的同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是清晰的,但社会成员对其的认同程度决定了践行的力度,所以此文从价值认同机制入手,对影响认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促进社会全体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此文首先阐述了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所产生的积极的有益的或消极有弊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理念和所要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导、引领、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高理想,无论处于哪一发展阶段,都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整体目标,不会因为所处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异。 随后,在此文中,阐述了价值认同、认同机制的内涵。价值认同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的认可与拥护。认同机制是社会全体成员通过社会实践交往在观念上对某一事物的一致认可的原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统一关系,需要主体做出正确的利益选择,社会成员在为集体利益做出奉献,也是个人利益的获得。 此文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同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市场主体是多元的,多元的市场主体必然会产生利益主体的多元。由此,出现了多元的利益需求,这样就会使市场主体产生多元的价值观念。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的产生对利益主体、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不同利益主体对价值观认同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 最后,此文分析了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行方案。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它的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保障。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了其能够被认同的可能。 综上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并在培育、践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指引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方向,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