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价值认同机制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uily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核心价值观的确立,在凝聚了人心的同时,在社会发展中起到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理论内容是清晰的,但社会成员对其的认同程度决定了践行的力度,所以此文从价值认同机制入手,对影响认同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促进社会全体成员对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此文首先阐述了价值、价值观与社会主义价值观的内涵。作为哲学范畴的价值,是指客体对于主体所产生的积极的有益的或消极有弊的意义。价值观就是人们内心的价值理念和所要追求的价值取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就是主导、引领、整合复杂多元的社会价值观。人的全面发展是其最高理想,无论处于哪一发展阶段,都是共产主义所追求的整体目标,不会因为所处于发展阶段的不同而各异。  随后,在此文中,阐述了价值认同、认同机制的内涵。价值认同是主体对客体需要的满足的认可与拥护。认同机制是社会全体成员通过社会实践交往在观念上对某一事物的一致认可的原理。个人与集体之间的统一关系,需要主体做出正确的利益选择,社会成员在为集体利益做出奉献,也是个人利益的获得。  此文进一步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认同道路上存在的问题。在市场经济体制内的市场主体是多元的,多元的市场主体必然会产生利益主体的多元。由此,出现了多元的利益需求,这样就会使市场主体产生多元的价值观念。一方面是市场经济下多元利益的产生对利益主体、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影响;另一方面是不同利益主体对价值观认同的影响。这两个方面的问题是值得重视的。  最后,此文分析了核心价值观认同的可行方案。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我国的主流价值观,它的凝聚力,是社会稳定、繁荣发展的基石;另一方面,核心价值观是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理论保障。以上两个方面说明了其能够被认同的可能。  综上可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实践问题,并在培育、践行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完善。社会成员的普遍认同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居于主导地位,指引社会与个人的发展方向,促进社会的稳定发展,保障个人的合法权益。
其他文献
张爱玲这位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独特而传奇味十足的的女作家,因其小说的情节曲折,故事性强,人物对白简练、鲜活、流畅,富于个性,环境描写色彩丰富,细致可见等电影化的的特征,20多年来,几
“我们呼吸的空气由氧气、氮气和广告组成。”任何一个敏于时代变化的人都会切身地感受到,我们正生活在一个被广告包围的时代。当今社会,产品大幅度增长,更新换代的速度加快,同类
本文的写作源于作者长久以来的困惑,即对自身存在的反思。我们是谁?我们如何存在?当我们反观自身,“现代性”是我们无论如何逃脱不掉的字眼。而对此的分析,在西方早已汗牛充栋。
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牵涉我国宗教工作领域中一个十分重要的政策理论和实践问题。在全国努力构建和谐社会的社会背景和历史进程中,中国伊斯兰教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