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鸿英与民初广东政局(1913-1925)

来源 :广东省社会科学院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zbwang123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沈鸿英(1870—1938),北洋时期桂系军阀。出生于广东恩平客家人家庭,后因土客大械斗随母迁居广西雒容县雒容镇木良村。他为人机警,颇工心计,辛亥革命期间受到同乡客家人刘古香提携而走上革命道路。护国战争中受到陆荣廷重用。之后在桂系称霸两广期间,沈成为“陆荣廷时代”的得力干将,飞黄腾达,扶摇直上。在粤省相继出任钦廉镇守使、讨龙第一总司令、琼崖镇守使等重要官职,进而一步步进入权力中心。而沈鸿英在粤期间与孙中山的合作与冲突则是本文关注的重点。1922年12月25日沈鸿英参与“白马会盟”,这是一场由滇桂军将领们召开的商量讨伐陈炯明叛变的军事会议,沈鸿英接受孙中山的任命,为打败陈炯明奠定了基础。沈鸿英欲做“广东王”,1923年1月20日发动了江防会议事变,但以失败告终,沈又向孙中山求和。从1923年2月开始,围绕广东督理问题,沈鸿英周旋在北京政府与孙中山之间。直到1925年被新桂系全部肃清,沈氏逃到香港,度过余生。沈鸿英与孙中山在粤省期间,时分时合,反复无常,致使孙中山的革命事业遭受挫折。作为当时广州的主导力量,桂系参与了成立军务院、改组护法军政府等这些具有区域乃至全国影响力的政治角力。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从搜集、整理当时的报刊、档案、函电、回忆录、文集等史料着手,用历史与逻辑相结合的方法,研究沈鸿英其人历史面貌,探讨民国初期变动不居的广东政局。
其他文献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逐渐提升,国家以及人民越来越关注环境问题,绿色施工已经成为了施工工作的重要内容。本文主要对绿色施工技术进行简单的论述,希望能够对建
陶孟和为近代中国第一代社会学家,是推动民国时期社会科学研究发展的关键人物。陶孟和崇尚科学精神,提倡科学的研究,对于中国社会科学的建设有开拓之功。他明确阐述了社会科
采用Kirsch边缘检测算子对手写体数字进行特征提取,分别得到数字的水平、垂直、左右对角线方向特征以及全局特征,然后利用5个改进的BP神经网络分类器分别对这5种特征进行训练
水平井是开发油气田的一种有效手段,其开采效率是直井和斜直井不可比拟的。在水平井开发过程中,储层的各向异性对油气水的渗流过程有较大影响,传统的适用于均质储层的渗流模
目的探究语言发育迟缓儿童的智能发育水平。方法选取2016年1月至2016年10月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门诊就诊的196例语言发育迟缓儿童作为研究对象,其中儿童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