框架理论下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幻灭感主题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yaoxiazai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凯瑟琳·曼斯菲尔德(1888—1923)是英国现代文学史上一位杰出的女性短篇小说家,其一生共创作了88篇短篇小说、大量的文学评论、日记、书信、札记以及诗歌,她倾其短暂的一生为英国现代文学史的发展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因此享有“短篇小说大师”称号。对于曼斯菲尔德来说,幻灭感是其一生创作的主要文学主题之一,在她的笔下,各类人群都有着深深的幻灭感。然而,长期以来,评论家多从文体学上分析她的写作技巧和风格,近些年来也有学者对其作品的主题进行分析,本文将运用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框架理论,选取其最具代表性的作品进行分析,结合其创作背景,从新的视角揭示曼斯菲尔德笔下众多人物的心理活动、思想变化以及幻灭感的形成过程与本质。作者从曼斯菲尔德不同时期的作品中选取了六篇短篇小说,按照人生不同阶段,结合曼斯菲尔德的个人经历及其作品的创作背景和时代背景,在框架理论下重新审视其作品中的幻灭感主题。论文引言部分首先简要介绍作家作品,接着详细论述国内外文献综述,随后又阐述了本文的研究动机、研究问题和研究目标,最后概述了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结构。论文主体包括四个部分。第一章主要介绍框架理论以及该理论的起源、发展、特点,随后论述该理论适用于所选文本的可行性,最后简要概述框架理论对于曼斯菲尔德作品中幻灭主题的一点启示。第二章致力于分析框架理论下曼斯菲尔德作品中儿童和青少年的幻灭感。通过对这两个时期不同代表作《阳阳和亮亮》以及《花园茶会》的分析,可以看出理想框架在遭遇残酷现实框架后,主人公遭遇了希望的骤然破灭。第三章主要分析框架理论下其作品中成年人的幻灭感。通过对《幸福》和《陌生人》中成年女性和男性幻灭感的分析,表明婚姻关系中的双方因为幻想和现实的冲突,看似幸福的表面往往隐藏着巨大的危机,反映出主人公始终无法触及幸福的幻灭感。第四章着力分析框架理论下老年人的幻灭感。通过对《巴克妈妈的一生》和《理想家庭》中老年人遭遇的困境的分析,揭示了现实生活的丑陋、残酷以及资本主义社会人情的冷漠,进而反映出主人公面对无情的现实时遭遇的幻灭感。研究结果表明,框架理论为曼斯菲尔德短篇小说的研究提供了新的理论视角,故事中的人物通过不同框架的冲突最终意识到他们所处的困境,内心深处突然受到触动,进而看清人生的本质并产生深深的幻灭感。
其他文献
在RS技术支持下,选取适当区域及遥感影像,采用面向对象分类法,针对第二次土地调查研究不同地类信息快速提取的方法。该方法具有较高分类精度,尤其对有林地、水田、茶园、河流
通过5年的蓝莓栽培实践,在北票地区盆栽蓝莓获得了成功,总结出一套适合辽西半干旱地区的蓝莓盆栽技术。文章从土壤要求、苗木选择、上盆方法、水肥管理、整形修剪、病虫害防
家庭是儿童初始社会化的主要场所,亲子互动的质量直接影响儿童初始社会化的程度,优化亲子互动的内容、方式,尊重儿童的人格和平等地位,有利于促进儿童早期社会化正常进行,为
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必问责,这是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基本理念和普遍做法。问责制是现代国家制约政府行政行为的重要手段,也是建设责任政府、法治政府、民主政府、服务
棒磨机的钢棒装填量、钢棒级配、煤质直接影响水煤浆的粒度分布,粒度分布对水煤浆的浓度、粘度、成浆性有直接影响。通过长期的工业生产实践探索钢棒的磨损情况,及时装填新的
反思性教学是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并于90年代开始在西方一些发达国家盛行。近几十年,伴随着我国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和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教师对反思性教学理论和实践给予
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旅游产业发展质量开始受到政府和学者们的关注。旅游产业发展质量是衡量旅游产业自身发展力和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指标,通过因子分析法测度不同省份的旅游
目的:研究辅助性T细胞(Th)亚群调节性T细胞(Treg)、Th17特异性细胞因子及其转录因子在脱髓鞘性视神经炎早期发病中的表达,以明确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xperimental autoi
2002年7月,美国国会制定了《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提出了在美国上市的上市公司应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其内部控制信息披露。之后许多发达国家也逐渐加大了对上市公司内部控
在语文课的朗读教学中,应明确目标,把握语势文气;创设情境,注重语感韵味。为此,应深入探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生理、心理特性,认清其教学功用与价值,让新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