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吉尔的“精力分配模式”作为理论基础,结合市场上的同声传译实践,对一种非传统的会议同声传译工作——聚焦小组讨论(Focus Group Discussion,简称FGD)中的同声传译进行研究;从聚焦小组讨论译员的听辩、短时记忆和产出以及不同的工作流程和环境这五个方面和传统会议口译(Conference Interpretation)进行了比较;并根据比较中发现的问题和聚焦小组讨论同声传译工作的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了专门的应对策略即应对技巧和准备策略。聚焦小组是一种广泛运用于跨国公司,品牌市场调研时所用到的社会调查方法。在聚焦小组讨论时,外籍调研人员通过对小组参与者和主持人之间的在某一设定好的话题下进行互动讨论活动的观察的同时,获得大众或固定人群对议题的感受和反应。在此过程中,调研员需要结合参与者的语言和非语言表达如面部表情,肢体语言等等,进行定性分析。因此,在此类活动中配备同声传译译员,进行聚焦小组讨论中的同声传译活动是此类活动的必须要求,因为其效果远远好于讨论会后再参照翻译文稿。通过对该特殊的工作模式和翻译材料的分析,笔者发现相较于会议口译,聚焦小组讨论的同声传译有工作环境复杂、发言文本多样、信息量巨大,速度快,汉译英文化意识障碍等特点。这些特点给译员带来了更多的挑战,加重了聚焦小组讨论的同声传译员在听辨分析和产出阶段的脑力消耗。因此在应对策略上,译员可以采取译前仔细研究讨论提纲、参与会前简报会,在口译过程中缩短耳听和口说的间距、利用补偿策略等方式来更合理分配精力。由于大部分的研究集中于对传统口译环境下的技巧分析,如会议口译,商务洽谈口译,而正对于目前市场上出现的新型口译任务,这方面研究和分析已经有所落后,而本文的目的就是通过对聚焦小组这一新型口译任务的分析,抛砖引玉,引发对目前新型口译活动如视频电话口译,电视口译等等一系列的关注,来更好地满足市场对口译员随着时代变化的不同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