钉螺空间分布环境因子影响规律研究

来源 :中国科学院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anfly31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血吸虫病是严重危害人体健康的寄生虫病。我国血吸虫病疫情总体上得到了控制,但局部地区仍然存在较高的人畜感染率。全球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引起的生态环境变化,加剧了血吸虫病等媒介传染病的传播风险。钉螺是血吸虫的唯一中间宿主,准确把握钉螺空间分布特征及环境因子的影响,对于预防血吸虫病、保障疫区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从钉螺孳生的自然环境出发,揭示环境因子对钉螺空间分布的影响规律。在深入探讨湖沼型血吸虫病流行区钉螺分布的空间特征及其与各环境因子的内在联系的基础上,结合空间流行病学、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构建行政村尺度钉螺密度的模拟模型。研究内容和结论包括:  (1)根据1980~2009年湖北省30个县(市、区)行政村尺度钉螺调查资料,描述感染性钉螺(感染螺)密度的分布和总体变化情况,计算感染螺密度的全局MoranI、局部Getis G*等空间自相关指标。1980~2009年感染螺密度总体呈下降趋势,但有小幅度波动变化;感染螺密度存在空间自相关性,部分地区存在空间聚集性。  (2)阐述钉螺孳生的环境因子影响机理的基础上,分别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系数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了感染性钉螺密度(感染螺)与环境因子的相关性。斯皮尔曼相关系数说明,感染螺密度与近水源距离、高程、土壤类型、年平均气温、1月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5~7月平均降水量、年累积日照时数等环境因子显著相关。地理探测器分析结果发现,影响感染螺密度的环境因子包括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土壤类型、植被类型和NDVI。两者分析结果略有差别,但都包含了气温、降水、土壤、植被等环境因子,符合钉螺孳生的生态学特征。  (3)基于贝叶斯空间统计模型,构建感染螺密度的贝叶斯时空独立模型和贝叶斯时空交互模型。大部分环境变量系数在两个模型中的意义保持一致,贝叶斯时空独立模型拟合效果略优于时空交互模型。感染螺密度与年平均气温、年平均降水量、近水源距离、植被类型和NDVI呈正相关关系。环境因子变化分析表明,降水量是感染螺密度增加的重要因子,气温持续上升,创造了感染螺孳生的适宜条件。  论文研究方法及结论为制定合理的钉螺控制和血吸虫病预防措施提供了科学依据。
其他文献
基于小波方法的连续型空间数据升尺度转研究可促进多源、多尺度数据的融合、同化研究,为小波方法在地学研究中的深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为此,本文以地貌类型复杂多样的四川省为
地震灾害是最严重的自然灾害之一,地震工作者为减轻地震灾害一直在不懈的努力着。由于地壳形变是地震发生过程中最直接的伴生现象,地壳形变监测成为探索地震前兆的重要途径之一
近年来,搞好煤矿安全生产,杜绝瓦斯,煤尘事故,在煤矿生产中显得越来越重要了。安全管理工作突出地表现在“一通三防”基础工作的管理上。而“一通三防”管理中的第一位是“通
随着我国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人们对社会公平的不懈追求,城市空间生产逐渐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普遍关注。在城市空间利用中,生态空间由于具有较高的商业价值、环境价值和观
冻土是一种对气候变化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因此气候变化对冻土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冻土的变化又会影响气候的形成,发展与变化。青藏高原是世界上中低纬度海拔最高、面积分布最
机载SAR(Synthetic Aperture Radar)具有全天时、穿透性等特点,在地形测绘、地质勘探和灾害监测等领域具有广泛应用。然而,由于侧视成像,地形起伏容易引起透视收缩、叠掩和阴影
流动人口是指,在户口登记地不变的前提下,离开户口所在地,到另一行政区域停留或定居超过半年的常住人口。改革开放30多年以来,我国流动人口不断增加。尤其近几年来的流动人口空前
土地资源本底调查对土地利用规划、土地资源管理和国土资源的保护等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借助国家科技部基础性项目“我国南方丘陵山区综合科学考察”的子课题——“土地资源科
该文以深圳为研究对象,以空间演化为切入点,揭示空间发展的特片,分析空间发展的机制,判断空间发展的趋势,旨在从城市地理角度对改革开放环境下深圳的迅速崛起予以全面展示,为
该次工作源自国家海洋863项目863/818-09-01珠江海洋环境立体监测示范系统(PEIOS),它是对珠江河口的水质、环境、污染等进行长期和详细监测的系统.该文的研究目标为探讨如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