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加Cj的灌胃频率可使Hartley豚鼠的周围神经损伤加重

来源 :河北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laile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1在联合百日咳佐剂条件下,空肠弯曲菌的灌胃频率是否对Hartley豚鼠的周围神经损伤有影响。2为进一步完善空肠弯曲菌(Campylobacter jejuni,Cj)经自然途径感染Hartley豚鼠致周围神经病的动物模型及研制疫苗提供依据。方法:1菌株的选择:从空肠弯曲菌菌株库中选取lulei株作为实验菌株。2菌悬液的制备:对冻存的空肠弯曲菌lulei株进行复苏、传代,及形态、生化学鉴定,菌株纯化后配制成3×108cfu/ml的空肠弯曲菌布氏肉汤菌悬液。3实验动物的分组:将SPF级健康的4周龄Hartley豚鼠32只,经适应期饲养1周后,依据体重、体重增长速度及是否容易灌胃等条件筛选出28只健康的豚鼠。随机分为2个实验组和1个对照组,实验组根据空肠弯曲菌lulei株的不同灌胃频率分为A组和B组。实验组每组12只豚鼠,对照组4只。依据不同的解剖时间(末次灌喂后第6、12、18、24天)将实验组和对照组随机分为4个亚组,即A1、A2、A3、A4;B1、B2、B3、B4;C1、C2、C3、C4。实验组每个亚组3只豚鼠,对照组每个亚组1只豚鼠。4攻毒方案:各组Hartley豚鼠均在第1次灌胃后的当天和第7天,2次腹腔注射1μg/ml的百日咳毒素(pertussis toxin,PT)0.5ml。实验组A组每隔1天灌胃1次,共10次,实验组B组每隔2天灌胃1次,共7次,对照组C组为仅腹腔注射百日咳毒素。Hartley豚鼠在每次灌喂前均禁食12小时、禁水3小时。A、B组每只Hartley豚鼠每次均灌喂3×108cfu/ml的空肠弯曲菌菌悬液2ml。灌喂后立即给予Hartley豚鼠食物和水。5实验动物的观察:自适应期起每天观察Hartley豚鼠的活动情况、日常的精神状态、皮毛色泽、声音及是否有腹泻等,并定期称量体重。采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法,比较各组Hartley豚鼠的体重变化有无统计学差异。6取材:于末次灌喂后第6、12、18、24天分批解剖相应的组别,即第一次A1组、B1组、C1组,第二次A2组、B2组、C2组,第三次A3组、B3组、C3组,第四次A4组、B4组、C4组。4%水合氯醛(10ug/g)麻醉豚鼠,4%多聚甲醛灌注解剖后,分别取双侧坐骨神经近端保存于4%多聚甲醛中,择期进行锇酸染色、HE染色及Luxol-fast-blue镀银染色。7坐骨神经病理观察及统计:每只豚鼠的右侧坐骨神经经两次取材石蜡包埋后进行HE染色及Luxol-fast-blue镀银染色观察神经病理改变。每只豚鼠的左侧坐骨神经经锇酸染色后,随机分离100根神经单丝,单盲法在光镜下进行观察,并计算出有病变的神经单丝个数,计算其发病率(周围神经单丝病变率=病变单丝数/100*100%),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根据病变率进行χ2检验,比较各组的周围神经单丝病变率有无差异及实验组各亚组的周围神经单丝病变率有无差异。结果:1实验动物的观察1.1临床症状Hartley豚鼠经空肠弯曲菌口服灌胃后,根据临床症状评分标准(参考Hartley豚鼠EAN模型的评分标准)进行评分均为0级。第四次灌胃后第2天(即首次灌胃后第8天),实验组A组的25号、30号、32号和27号出现运动减少、抓其时挣扎力弱,27号还出现声音音量减低。上述豚鼠均于2天后恢复正常。末次灌胃后第6天(即首次灌胃后第22天),32号豚鼠出现臀部脱毛现象,于其后第9天开始好转,到解剖前仍未完全恢复。1.2体重经重复测量单因素方差分析后,实验组豚鼠的体重和对照组无显著差异,P>0.05。2周围神经病理表现2.1锇酸染色实验A组和B组Hartley豚鼠坐骨神经均可见神经单丝粗细不均,髓鞘向内侧突起、节段性皱缩、缺失;髓鞘内有卵圆状物质沉积和虫蚀样缺损,多见于郎飞氏结处;髓鞘外侧成锯齿状突起,呈“长城样”改变。实验组B组52号鼠分离出较为明显的“华勒样变性”的神经单丝。对照组Hartley豚鼠坐骨神经可见神经单丝边缘光滑,粗细均匀。2.2 HE染色实验组可见轴索的断裂、缩窄,髓鞘的缺失。对照组可见轴索光滑、粗细均匀。2.3 Luxol-fast-blue镀银染色镀银染色可见:实验组轴索的断裂、缩窄。Luxol-fast-blue镀银染色可见:实验组轴索的断裂、缩窄,髓鞘的缺失。3周围神经单丝病变率的统计分析实验组中存在周围神经损伤的豚鼠占豚鼠总数的100%。对照组神经单丝病变率为4.75%,实验组A组、B组神经单丝病变率分别为45.58%、32.17%。其中A组17号豚鼠和B组57号豚鼠神经单丝病变率分别为34.00%、45.00%。据统计图显示其可能为离群值。剔除离群值后,对照组神经单丝病变率仍为4.75%,实验组A组、B组神经单丝病变率分别为46.64%、31.00%。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1.未删除离群值时,对各组Hartley豚鼠坐骨神经单丝的病变率进行χ2检验。得出P<0.05(χ2=226.055),认为三组豚鼠神经单丝的病变率不全相等。进一步行组间比较,采用χ2分割法,检验水准取α=0.05,校正后检验水准α′=0.0167。两两比较可见:A组神经单丝的病变率>B组>C组,且统计学存在差异。2.删除离群值后,得出P<0.05(χ2=236.430),认为三组豚鼠神经单丝的病变率不全相等。两两比较可见:A组神经单丝的病变率>B组>C组,且统计学存在差异。所以,无论是剔除离群值前还是剔除后,A组神经单丝的病变率>B组>C组。依据不同的解剖时间点,实验组A组各亚组A1、A2、A3、A4的神经单丝的病变率分别为43.33%、45.67%、49.00%、44.33%。实验组B组各亚组B1、B2、B3、B4的神经单丝的病变率分别为30.00%、35.33%、29.00%、34.33%。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χ2检验。双侧性检验,检验水准取α=0.05。1.对A组的4个亚组进行统计分析,P>0.05(χ2=2.214),认为统计学无差异。2.对B组的4个亚组进行统计分析,P>0.05(χ2=4.048),认为统计学无差异。所以,可以认为在攻毒完成后的24天内,周围神经单丝的损伤维持在一个较为恒定的水平,不存在加重与减轻的趋势。结论:1从空肠弯曲菌菌株库中选取的lulei株经口服灌胃能导致所有的豚鼠都出现周围神经损伤。2在联合百日咳佐剂条件下,增加空肠弯曲菌的灌胃频率可使Hartley豚鼠的周围神经损伤加重。3周围神经的自我恢复时间超过24天。
其他文献
XPB型喷雾灭尘泵站由卧式三柱塞往复泵和过滤器组成,是我国采煤综合机械化中的MS_2×200型双滚筒采煤机组配套使用的第一套喷雾灭尘泵站。该泵站也可适用于其他综采机组。 一
武钢灵乡铁矿年产矿石量80万吨,近50~60%是通过高架矿仓运出。以前采用重力自溜放矿时,卡斗及悬拱现象经常出现,操作不安全,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矿石经常不能及时运出。主要
成就财富市场经济的初始阶段,虽然人人追逐财富,但是获取财富的信息与技巧相对匮乏。《财富时报》以大信息量与实用性、可操作性的采编内容服务转型时期主流人群以获取财富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聚焦超声治疗常年性中-重度持续性变应性鼻炎(persistent allergic rhinitis,PAR)的临床疗效,并与药物治疗PAR进行对比,以及探究聚焦超声对鼻黏液纤毛传输
宋新宇博士现在专心做的是“小生意”。1999年,当他还是欧洲著名的管理咨询公司——罗兰·贝格国际管理咨询公司中国区董事总经理的时候,他做的都是“大生意”:为数百家中外
以黔南、黔西山区海拔300~2010m种植的大豆品种资源为材料,进行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种质的鉴定筛选,结果表明,海拔310~2010m处均存在大豆脂肪氧化酶缺失异型材料,显示贵州地域蕴有丰富的大豆可用基因
将成为经济发展的火车头 很多专家认为,信息产业革命是继蒸汽机的应用和电气的应用导致的产业革命之后的第三次产业革命。20世纪90年代中期,信息产业已超过了汽车、钢铁等产
在高沼气矿井进行综合机械化生产,由于生产的高度集中和高强度回采,使采区沼气涌出量大大增加,带来了通风工作的复杂化和增加了回采工作的危险性.应用沼气抽放是控制回采工作
肝星状细胞(hepatic stellate cells, HSCs)的活化和增殖是肝纤维化发生的关键,活化的HSCs分泌大量I型前胶原(Precollagen I)、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因子-1(tissue inhibitors
目的:研究紫草素对大鼠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s,AP)并发急性肺损伤的保护作用,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24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和紫草素治疗组,每组8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