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Fas是近年发现的细胞凋亡信号受体,当与其特异性配体(FasL)结合后,可以传导凋亡信号,诱导Fas所在细胞的凋亡。肿瘤细胞对Fas/FasL系统介导凋亡的敏感程度是由许多因素决定的,涉及到许多调控机制。细胞表面表达有功能的Fas分子并达到一定水平是经由Fas/FasL系统途径进行凋亡作用的重要因素。 多数肿瘤细胞高表达FasL,可以与Fas阳性的活化T淋巴细胞结合,引起T淋巴细胞的凋亡,这可能是肿瘤免疫逃逸的机制之一。胶质瘤是颅内最常见的肿瘤,表达高水平的FasL。我们的前期研究应用双重免疫组化证明:胶质瘤内高表达的FasL位于肿瘤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上,而不是在肿瘤细胞上。我们通过将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分别培养及共同培养,对培养前后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FasL表达水平的分析,来探讨胶质瘤细胞的生长对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FasL表达的影响。 方法 将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U87、U107细胞进行细胞培育,传代后将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分别培养及共同培养。最后用Western Blot法检测分别及共同培养前后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FasL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结果用Chemi Imager 5500 V2.03软件进行扫描,用Fluor Chen 2.0软件进行定量分析。采用SPSS11.0统计分析处理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结果用平均值±标准差表示。统计分析方法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Westem Blot法测定FasL的表达:共同培养前后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与胶质瘤细胞FasL表达水平存在差异。FasL表达水平IDV值两两相比,单独培育的内皮细胞(19381.76土4366.27)与共同培育(和U87细胞)的内皮细胞(盯256.15土5387.28)(p<0.05),单独培育的内皮细胞(19381.76土4366.27)与共同培育(和U107细胞)的内皮细胞(52152.36士7927 .53)(p<0.05),单独培育的U87细胞(20764.34士4857.96)与共同培育的U87细胞(26358.25士6168.77)(p>0.05),单独培育的U107细胞(23957 .83士4932.16)与共同培育的U107细胞(27365.13士6392.76)(p>0.05),说明共同培养前后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FasL的表达水平差别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Husaln等分析22例人胶质瘤Fas和FaSL的表达,通过West二Blot方法证实有13例Fas和FasL阳性,通过免疫组化方法证实有巧例Fas和FasL阳性。同样的方法证实7个胶质瘤细胞系有4个同时表达Fas和FasL。他们对人直肠癌及其肝脏转移灶FasL的表达情况进行了研究,结果原发灶7例中2例FasL阳性,而所有的4例已转移到肝脏的病人,其转移灶的FasL表达全部阳性。提示FasL阳性的肿瘤细胞更易发生转移或转移后更易生长,原因可能在于FasL阴性的肿瘤细胞转移后可能容易受到已致敏的T淋巴细胞的攻击,而FasL表达阳性的肿瘤细胞则可借此逃避淋巴细胞的攻击,并同时诱导局部的细胞(有Fas表达)凋亡以利于形成种植病例灶。因此可以推测,FasL的表达是肿瘤细胞生长、转移过程中逃避免疫反应的重要机制之一。 我们通过实验发现将胶质瘤细胞与人脑毛细血管内皮细胞共同培养后,毛细血管内皮细胞FasL水平明显增高,这说明胶质瘤细胞生长的同时,能促进了瘤内的毛细血管内皮细胞表达高水平的FasL,从而抑制了活化的淋巴细胞向肿瘤组织的移行,造成了肿瘤的免疫逃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