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文通过统计分析探求解郁和胃汤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的临床疗效观察,从而为解郁和胃汤的临床推广提供客观依据,并以治疗方法和药理作用为今后本病的作用机制的深入研究提供新思路。方法采用随机对照设计的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64例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按照就诊顺序按比例1:1随机分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在基础治疗后,治疗组予解郁和胃汤免煎剂,对照组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与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周期为8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病情程度分布、HRM、24h食管pH监测、内镜结果、SAS和SDS评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SPSS22.0软件检验,治疗前对治疗组和对照组的基线资料无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对两组组内治疗前后进行比较有明显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组间对比,提示中医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10%,对照组有效率为67.67%;提示西医总体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2.76%,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00%,因此解郁和胃汤对于中西医总体疗效优于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治疗后,两组组间患者中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病情程度分布除外胸骨后疼痛症状、HRM结果、24h食管pH监测结果(除外酸反流频率、酸反流比例)、SAS及SDS积分对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酸反流频率、酸反流比例,对照组优于治疗组;胸骨后疼痛症状情况治疗后两组间无明显差异。根据治疗前内镜检查结果重新分为NERD组与RE组,对两组分别分析治疗组与对照组受试者治疗前后进行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中医单项症状病情程度分布评价。NERD组内治疗后,两组的组间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反酸、烧心、嗳气、烦躁易怒症状对比,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在胸骨后疼痛症状上,两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RE组内治疗后,两组的组间西医症状总积分、中医证候总积分、烧心、嗳气症状对比,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反酸、胸骨后疼痛、烦躁易怒症状与内镜结果对比,两组组间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在试验过程中治疗组出现血、便常规异常者各1例,对照组出现血常规异常者2例。提示解郁和胃汤在临床应用中安全可靠。结论解郁和胃汤在治疗难治性胃食管反流病肝胃郁热型疗效优于艾司奥美拉唑肠溶胶囊及枸橼酸莫沙必利片,疗效显著,并且该方在临床使用时安全性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