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硬膜下血肿临床特征和术后血肿复发原因的探讨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sabby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交通及建筑事业的迅速发展,外伤性颅内血肿已成为神经外科领域中常见的疾病。颅内血肿时颅脑损伤的继发性改变,出血量多时可起到占位效应,严重压迫如不及时处理可危及病人生命。根据颅脑损伤后颅内血肿形成时间可分为急性(3天),亚急性(3~21天),慢性(21以上)。其中,慢性硬膜下血肿的出血来源为脑表面的小静脉、桥静脉,出血速度慢。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是神经外科常见病,CSDH约占颅内血肿10%,硬膜下血肿25%。本病好发于老年人和小儿。其发生大多与头部外伤有关,临床表现主要为慢性颅内压增高,神经功能障碍及智能和精神症状。随着CT和MRI等影像学发展,CSDH的诊断己较简单和准确。临床上大部分CSDH病人采用手术治疗,钻孔冲洗引流术(BHID)是目前公认的治疗CSDH的首选治疗方法,具有创伤小,操作简单安全,治愈率高的优点。大部分CSDH病人经早期诊断和及时手术治疗后效果良好。但是部分病人病因不明确,临床表现不典型,早期诊断困难。即使行头颅CT检查由于血肿密度的原因仍可出现误诊,据报道误诊率可达40%。BHID虽较安全,也有一些并发症,并且CSDH患者多数为老年人,常合并内科疾病,术后死亡率1.5%~8%。延误诊断和术后并发症是影响CSDH预后的主要因素。为提高对本病的认识,使CSDH能得到及时诊断,减少BHID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进一步提高CSDH的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和死亡率,我们对2010年1月~2012年3月共91例经钻孔治疗的CSDH病人的病因、临床表现、影像学诊断等临床特征以及术后血肿复发原因进行探讨。
其他文献
面向对象技术(OOT)是一种软件开发和程序设计技术,直接描述客观世界的对象及其相互关系。这篇文章对于面向对象技术的基本原理,分析,设计方法及其应用作了较全面较深入的论述
中国古代的典籍,在篇目排列上向来讲究。近代以来,学术界大多采用胡适的分类方法,将《亲士》篇置于首位,足见该篇对于墨学研究之重要。然而,由于墨子本人与儒家学统的复杂关
粘结式锚杆支护由于其显著的锚固效果已经成为围岩稳定控制的重要手段,但对于其锚固作用机理仍缺乏统一的认识。已有的研究多数将锚杆与围岩作为单独个体分别讨论,忽略了锚杆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房屋建筑工程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房屋建筑施工中的质量问题是房屋建筑工程中的重要部分。这直接关系到了房屋建成后使用过程中的安全以及使用寿命的问
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和系统的项目,其涉及到人力资源、施工材料以及机械设备和监管验收等方面的内容。本文将对当前建筑工程管理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
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发展,获得有关资料非常简单易行。但对于数量大、涉及面宽的数据,传统统计方法无法完成这类数据的分析。因此,一种智能化的、综合应用各种统计分析、
慢性硬膜下血肿(CSDH)的发病机制至今为止尚无定论,随着对血肿外膜超微结构的研究与观察,术后血肿液中细胞因子的测定等,目前对CSDH形成机制有更进一步认识,亦为预防、治疗该
脓毒症是由严重感染引起的综合征,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十分复杂,通常情况下,病原体入侵机体,引起机体细胞及体液免疫反应,发生促炎和抗炎反应,若二者不能平衡,引起若干介质
<正>目前,世界上一些大公司正竞相开发功能各异的智能化产品,智能化产品在21世纪将成为现代家庭的新宠。几年后,在国内,你新买回家的冰箱可能带有一个大大的显示器,它会告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