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开发利用福建省稻田生物固氮资源,减少化肥使用量和能源成本,本研究对福建省五个地区的水稻田土壤中微生物资源,尤其是固氮微生物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及其多样性进行了探索。 采用PCR-DGGE,对我省五个不同生态区域的稻田土壤样品的总DNA中16S rDNA基因序列和nifH基因序列分别作PCR扩增和变性梯度凝胶电泳(DGGE)分析等。结果显示,不同地区稻田土壤间和同一地区稻田土壤不同采样位置的微生物组成有明显差异。特别是武夷山地区稻田的固氮微生物组成与其他地区差异较大。 用传统的平板培养方法对采集的土壤中的固氮菌进行分离培养,得到9株形态不同的分离物,并通过脂肪酸组成分析,进行了初步鉴定。 将以上两种方法相结合,更有效地揭示出了土壤微生物多样性信息,初步掌握了福建稻田固氮资源空间分布的基础数据,分析共性、多态性和相关性,为减少化肥使用量,开发利用生物固氮资源提供了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