硫酸化V<,2>O<,5>/TiO<,2>催化剂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的试验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k9465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氨的选择性催化还原氮氧化物(SCR)是一种成熟高效的脱硝技术,其中催化剂为该技术的核心。传统的V<,2>O<,5>/WiO<,2>催化剂在高温条件下由于非选择性氧化氨而导致效果不佳,因此为了拓宽SCR的高效温窗,提高高温条件下的效果成为关键。 文章以硫酸化V<,2>O<,5>/TiO<,2>作为研究对象,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典型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x>进行了活性评价。考察了不同硫酸化制备方法、不同硫酸浸渍浓度、不同焙烧温度、以及不同活性组分负载量对催化剂活性的影响。通过分析比较得到了硫酸化V<,2>O<,5>/TiO<,2>催化剂的优化制备条件为:采用1.5M硫酸焙烧前浸渍方法制备的TiO<,2>作为载体,500℃C的焙烧温度,负载3%的V<,2>O<,5>(质量比)。该催化剂体现了良好的高温活性,有效地扩宽了温度窗口。 实验还通过XRD、BET、FT-IR、NH<,3>-IR、TG-DTA等表征手段对催化剂的物理化学特性进行了表征,同时研究了含硫物种的存在形态和稳定性,从中寻找与催化剂性能之间的关联。表征的结果表明PreS-TiO<,2>载体的制备方法可以细化晶粒颗粒、提高比表面积、强化表面酸位,并且这种硫酸化方式能够增加含硫物种的负载量以及提高在催化剂表面的稳定性。 最后我们采用了异位的红外技术,分析通入不同反应物后催化剂表面的变化以此进行反应机理的推导。根据红外反映的信息,我们认为在3%(wt)V<,2>O<,5>-1.5M-PreS-TiO<,2>-500表面的NH<,3>选择性催化还原NO遵循的是Eley-Rideal机理,并且在不同的温度条件下主导的酸位有所变化。在室温的条件下,以Lewis酸位为反应的主导酸位,然而在300℃下则是Lewis酸位和BrCnsted酸位共同参与反应。
其他文献
岳阳地处湘北,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对辖内金融机构尤其是法人银行机构的人员防护、金融稳定和业务发展均增加了难度.为了解新冠肺炎疫情对岳阳市法人银行机构的影响,人民银行
期刊
在导师周彦豪教授及其研究生们前期研究工作的基础上,比较系统地总结和研究了提高短纤维增强橡胶复合材料(SFRC)综合性能的方法。重点研究了环氧化天然橡胶(ENR-50)、甲基丙烯
该文结合国家"九·五"航空、航天技术发展的需要,借助Gleeble-1500热/力模拟试验机,通过高温等温恒应变速率压缩和拉伸变形等方法,并利用OM、能谱分析仪、X射线衍射、SEM以及
阳极氧化铝膜不仅制备工艺简单,而且得到的多孔氧化膜具有孔径分布均匀、孔密度高、孔洞之间互相不连通,取向一致的特点,并且可根据实际需要调控孔径大小,是作为模板的良好选择之
相变材料(PCM)是一类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储热材料。但是,PCM的导热系数较小,限制了其应用领域。本文以石墨、膨胀石墨、石墨烯、石墨烯/铜为添加剂,分别制备了不同成分的相变
水性聚氨酯(WPU)胶粘剂不仅具有溶剂型聚氨酯胶粘剂的耐低温、柔韧性好、耐候性等优良性能,而且具有不燃、气味小、不污染环境等溶剂型胶粘剂所不具备的优点,因此倍受国内外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