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翻译一直是理论学家关注的课题。翻译方法也吸引了国内外众多的研究者。在中国,对于高职高专学生来说,翻译是他们学习英语的一个主要难题。因此高职高专学生的翻译方法使用情况是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本文根据Peter Newmark对翻译方法分类的V字型图表,通过问卷的方式,调查了116名高职高专学生翻译观念和翻译方法的使用情况,并对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讨论。结果表明:1、高职高专学生普遍认为翻译应该是一项技能,也是一门科学,同时他们也倾向于认为翻译应该是一门艺术。2、高职高专学生翻译方法使用频率令人满意;3、高职高专学生对翻译方法的受益度回应较高;4、意译法、语义翻译法、惯用语翻译法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三个方法,编译法和字面义翻译法是使用频率最低的两个方法。5、学生认为语义翻译法、意译法、无讳言翻译法对学习帮助最大,而逐字翻译法、字面义翻译法对学习帮助最小。6、总体来说,学生在翻译方法的使用频率和受益度上存在协调和不协调之处。通过研究,本文还得出了一些对教学的启示。比如在翻译教学中介绍和尝试更多的翻译方法以加强和培养学生翻译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建立和完善自己的翻译方法体系;提高学生独立自主进行翻译训练的能力;加强语义翻译法、意译法、无讳言翻译法等受益度较高的翻译方法的使用;帮助学生认识到逐字翻译法等使用频率较高的翻译方法的局限性,应结合其他方法,互补短长,建立多维的翻译方法体系,最大程度的提高翻译效果,等等。全文分为以下五章:第一章是导言。提出研究的原因、问题和目的,简要地介绍了本文的内容和安排。第二章是文献综述。介绍了翻译定义、分类和高职高专教育发展的情况。第三章是实验的设计。介绍了实验的对象、方法、调查过程和数据分析方法。第四章是研究结果和分析。主要涉及以下几方面:学生的翻译观念;学生的总体翻译方法使用情况;使用频率最高和最低的方法;受益度最高和最低的方法;使用频率和受益度之间的协调和不协调。第五章是总结部分。总结了整个调查的结果以及对实际教学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