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以关节滑膜慢性炎症为特征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由多种免疫细胞共同参与。RA患者体内免疫细胞亚群的失调及相关细胞因子参与的免疫调节作用失衡是目前RA研究领域的热点。绝大多数RA患者外周血中都含有由B细胞分泌的高水平的自身抗体,B细胞的活化需要T细胞的辅助。滤泡辅助性T细胞(follicular helper T cell,Tfh)是2000年以后被发现的一种新的T细胞亚群,对B细胞的活化、增殖发挥了重要的辅助功能。Tfh细胞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中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而RA的发病同时存在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异常,所以,Tfh细胞在RA发病中的作用逐渐受到重视。传统中药青风藤是防己科植物青藤及毛青藤的干燥藤茎,用以治疗关节炎症性疾病已有千年历史。以青风藤制剂干预类风湿关节炎Tfh细胞的研究尚未有文献报道。将青风藤制剂引入Tfh细胞在RA发病机制中的研究,有助于填补该研究领域的空白。目的:观察青风藤汤联合甲氨蝶吟(Methotrexate,MTX)对早期类风湿关节炎患者Tfh细胞、白介素-21(Interleukins-21,IL-21)及病情活动度的影响;观察青藤碱对胶原诱导性关节炎(collagen induced arthritis,CIA)小鼠Tfh细胞的影响。探讨青风藤制剂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可能机制。方法:临床研究:将72例早期RA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两组均予MTX1Omg/周、塞来昔布0.2g2/日口服治疗,根据临床症状逐渐减停塞来昔布。观察组加青风藤汤口服。连续用药12周。治疗前、治疗4周、治疗8周及治疗12周检测患者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并计算患者28个关节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score in 28 joints,DAS28)。治疗前、治疗12周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外周血Tfh细胞数量,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nzyme linked immuno sorbent assay,ELI SA)检测治疗前后血清 IL-21、抗环瓜氨酸抗体(anti-cyclic citrullinated peptide antibody,抗 CCP)水平。实验研究:35只DBA/1小鼠随机分为正常组(5只),模型组(10只),青藤碱组(10只,74mg/kg·d),地塞米松组(10只,0.88mg/kg·2d)。后肢肌肉注射给药,连续用药58天。计算各组小鼠关节炎积分。末次给药后处死小鼠,观察关节病理。收集外周血,应用流式细胞仪测定小鼠Tfh细胞比例,应用ELISA法检测IL-21水平。实时免疫荧光定量 PCR(Real-time Quantitative PCR Detecting System,qPCR)检测脾脏组织 B 细胞淋巴瘤-6(B-cell lymphoma-6,Bcl-6)mRNA 水平,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脾脏组织Bcl-6蛋白水平。结果:1.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ESR及DAS28均有降低(P<0.01)。治疗12周时,观察组DAS28较对照组同期更低(P<0.01)。治疗前后两组患者抗CCP抗体无显著差异。2.与健康人群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Tfh/CD4+T细胞比例、IL-21水平均显著升高(P<0.01)。与本组治疗前比较,治疗12周时两组患者Tfh/CD4+T细胞比例、IL-21水平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P<0.05)。3.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的关节炎积分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小鼠比较,青藤碱组和地塞米松组小鼠关节炎积分显著下降(P<0.01)。4.与正常组小鼠比较,模型组小鼠Tfh细胞比例和IL-21水平显著升高(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组小鼠Tfh细胞比例、IL-21水平降低(P<0.05,P<0.01),地塞米松组小鼠Tfh细胞比例降低(P<0.05);与地塞米松组比较,青藤碱组小鼠的Tfh细胞比例、IL-21水平更低(P<0.05,P<0.01)。5.与正常组比较,CIA模型组小鼠脾脏组织Bcl-6 mRNA表达、Bcl-6蛋白水平显著增加(P<0.01);与模型组比较,青藤碱组小鼠的Bcl-6 mRNA表达、Bcl-6蛋白水平降低(P<0.01)。地塞米松组小鼠的Bcl-6mRNA表达、Bcl-6蛋白水平与模型组小鼠比较无显著差异。结论:青风藤汤联合甲氨蝶呤可降低RA患者的Tfh及IL-21水平,并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青藤碱能下调CIA小鼠Bcl-6 mRNA和Bcl-6蛋白的表达,降低Tfh细胞比例,抑制IL-21水平,从而改善小鼠的关节炎症状。青风藤制剂可能通过调节Tfh细胞干预RA的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