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h13999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安全关乎国家发展、社会安定、百姓福祉,是保障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作为我国农业大省、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吉林省粮食稳产高产对于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战略意义。目前,吉林省过去所依靠的低土地成本、低能源成本和低环境成本等形成的“投资洼地”效应正在消失,人口红利也在衰减,资源环境和生产要素约束日益趋紧,生产要素的投入对粮食的增产效果越来越小,需要通过新的途径来提高吉林省粮食产量。在国家提出的“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下,分析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立足生产效率理论,采用非径向、非角度SBM模型和DEA-Malmquist方法,研究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的灰色关联方法对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首先,梳理吉林省农业发展基础和粮食生产情况,分析吉林省粮食生产在全国的战略地位。近10年,吉林省粮食生产综合能力处于稳步提升状态,玉米是吉林省主要粮食作物,其产量和播种面积均在75%以上。吉林省与全国31个省份比较,发现近10年吉林省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均排在前十位,近5年粮食产量和粮食播种面积排名均有所提升。其次,测算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通过运用非径向SBM模型比对其他12个粮食主产区得出吉林省粮食生产技术效率值大于1,说明吉林省粮食生产是相对有效的,但是存在规模报酬递减现象。用DEA-Malmquist分析2005-2018年吉林省24个粮食主产县(市、区)的粮食全要素生产率变化,得出2005年到2018年吉林省粮食全要素生产率整体有所提高,农业发展具有可持续性,其中长岭县、梅河口市、扶余县和敦化市的全要素生产率对全省的贡献率最大,说明这四个县(市、区)的粮食生产率相对较优。再次,分析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因素。运用灰色关联法分析得出粮食生产劳动力对粮食生产效率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化肥施用量,粮食播种面积和粮食机械总动力的关联度分别排在第三和第四。最后,基于研究结论提出相应对策建议。本文采取加强农业基础设施投入、吸引有效劳动力、科学发展土地规模经营、提升农业机械水平和科学施肥以提高吉林省粮食生产效率。
其他文献
顺序统计量的分布问题是概率论中一类重要的研究课题,多组相互独立的嵌套顺序统计量的分布与组合数学中的Standard Young tableaux(SYT)计数有关。本文通过组合分析的方法得到h(m,n)型嵌套顺序统计量的分布。h(m,n)型嵌套顺序统计量是由m组相互独立的(?)组成的平移空心型嵌套顺序统计量。本文利用嵌套多重积分、SYT变形和组合恒等式等方法推导出h(3,n),h(4,n),h(5
随着近年来4G和5G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互联互通方式已经不能满足未来的业务发展,因此通过IMS网间实现IP方式的互联互通成为了运营商网络演进的必由之路。对IMS网间互联互通中涉及的关键组网技术和现有网络的调整改造做了深入的分析和研究,为后续运营商IMS网间互联互通的商用部署和工程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路和方法。
高素质人才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引擎,人才创新活力是科技革命的重要支撑,开发人力资源是企业纾困、提升创新活力的重点突破方向。本文以沪深科技型新创企业员工为研究样本,探究中国情景下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三个维度在员工创新行为产生过程中的作用,以及差序氛围的调节作用和组织支持感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三个维度对员工创新行为均具有正向影响;组织支持感在人力资源管理强度的三个维度与员工创新行为
新的课程标准颁布后,教学的主旋律开始转向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追求分数的教学模式也将会被时代逐渐淘汰。高三生物复习,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同时关注生物学科素养的培养和提高。有效教学策略融入高三复习,这已经在整个教师群体中达成了共识,需要采取灵活高效的复习策略来应对高三生物复习,不断尝试去创新教学方式,寻找行之有效的复习策略。本文首先查阅文献,参考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对有效教学的趋势和现状进行
介绍了三(缩水甘油基)异氰尿酸酯的性状、产品规格、制备方法和用途。
期刊
主观极量结构“X到Y”在现代汉语中有着较高的使用频率,目前学界对该结构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个案的分析上,系统研究相对较少且未进行对外汉语教学研究。本文基于先辈前贤的研究,对主观极量结构“X到Y”的语义、句法及语用特点等方面进行考察,同时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策略,并进行教案设计,以期为主观极量结构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想法,并为日后的对外汉语教学提供一些参考。本文一共分为七章:第1章为绪论,主要对主观极量结构“
景观格局优化是对景观格局、功能和过程综合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建立优化目标和标准,对各种景观类型在空问和数量上进行优化设计,使其产生最大景观生态效益(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格局优化作为景观生态学新的研究领域被提出,但其理论和方法的研究仍然是景观生态学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我国一直是重视教育的国家,在“十三五”阶段政府出台了一系列针对高等教育改革的文件,“十四五”规划纲要草案也继续对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做出了具体安排。“十四五”时期是中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第一个五年,但目前我国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创新能力还不能够适应高质量的发展要求,而创新的关键在人才,人才的成长靠教育,这就对新时期高等教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