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间质浸润淋巴细胞对肝内胆管细胞癌预后评估价值的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hz86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肝内胆管癌(intrahepatic cholangiocarcinoma ICC)是一种由肝内胆管上皮细胞恶变所导致的一种严重病变。它也是继肝细胞癌之后第二常见的原发性肝脏恶性肿瘤。近年来,几乎所有国家ICC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呈上升趋势。临床上,手术切除是早期ICC的唯一有效治疗方法。然而,由于复发率高的特点,行根治性切除的ICC患者预后仍然非常差。而因失去手术机会或无法手术者预后极差,少有长期生存者。与其他肝脏原发恶性肿瘤相比,ICC患者的生存期会更短、根治性切除率更低和治愈率也更低。近年来,肿瘤微环境中肿瘤浸润免疫细胞的存在对许多实体瘤具有预测意义。多项肿瘤浸润淋巴细胞(tumor infiltrating lymphcells,TILs)的研究表明,TILs的存在是判断患者术后预后的良好指标。TILs国际工作组最近推荐对苏木精和伊红(HE)染色切片进行标准化分析,以评估TILs在乳腺癌中的作用。已经有循证医学证据表明肿瘤微环境中的TILs与多种恶性肿瘤患者的预后明显相关。然而,在肝内胆管癌中TILs的研究尚未见报道。因此,我们欲通过分析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和临床参数对ICC患者完全切除后无进展生存期及整体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确定额外的预后因素来预测完全切除后I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这对临床制定治疗策略和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有重要意义。目的:通过分析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浸润情况和临床参数对ICC患者完全切除后无进展生存期及整体生存期的预测价值。确定额外的预后因素来预测完全切除后ICC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和总生存期,为临床制定治疗策略和选择合适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根据一定的入排标准,共纳入68例行根治性切除术的ICC患者。我们研究了经根治手术切除的ICC患者肿瘤组织TILs密度,并通过HE染色的病理切片对其进行了评分。本研究通过查阅临床病历与电话随访相结合的方式,获得入组ICC患者的临床资料及预后信息,并最终对这些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共纳入68例就诊于我院确诊ICC并接受根治性手术切除的患者,其中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30例,年龄35-80岁,平均年龄60.28岁。这些患者的诊断均经过临床和病理证实。最终发现68例患者中32例为TILs阳性,其余36例为TILs阴性。ICC患者中较高的CA125(HR=1.65,95%CI:1.06-2.61,p=0.02),较高的CA199(HR=1.74,95%CI:1.21-2.94,p=0.03)和TILs阴性(HR=2.84,95%CI:1.48-5.46,p<0.01)是较差总生存率(overall survival,OS)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TILs密度也与ICC患者的OS相关(p<0.01)。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阴性(HR=2.88,95%CI:1.44-5.76,p<0.01)是无进展生存率(Progressives Free Survival,PFS)的重要独立预测因子。无进展生存曲线也说明了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的预测价值(p<0.01)。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密度低与CA125(P=0.03)或CA199(P<0.01)水平升高有关。肿瘤组织中TILs阴性的ICC患者往往伴有CA199水平较高(P=0.05),肿瘤分化程度较高(P=0.02),肿瘤直径较大(P=0.05),胆管/脉管癌栓阳性(P=0.03),卫星转移灶阳性(P=0.02)等,而与性别,年龄,肿瘤部位,淋巴结转移,AJCC分期和神经侵袭等不相关。结论: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阴性是不良OS和不良PFS的独立预测因子。肿瘤组织中TILs密度低与CA125(P=0.03)或CA199(P<0.01)水平升高有关。经过综合分析我们得出ICC患者肿瘤组织中TILs在预测ICC患者行根治性切除术后的无进展生存率(PFS)和总体生存率(OS)方面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我国就业歧视现象非常多,但却很少有人提起诉讼维护自身合法权利,为得出其中原因,本文从中国裁判文书网上筛选了有关就业歧视的案例,分析其中的举证责任,发现存在以下几点问题:一是举证责任分配规则不公平;二是对过错要件态度不一致;三是法院判定抗辩理由成立与否适用的原则不符合反歧视原则;四是法院判决的赔偿难以充分救济歧视受害者。通过分析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的经验,笔者认为应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规则减轻劳动者的举
Landsat影像具有最长的陆地遥感观测记录,覆盖全球范围,分辨率适中,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遥感数据,其应用领域包括资源勘查、农业分析、地表变化监测等。由于Landsat影像上的云
由电子给-受单元组成的有机-无机杂化材料,不仅具有组成和结构多样性,而且电子给-受单元间的电荷转移与电子转移赋予这类杂化材料独特的功能优势,尤其是在外界刺激(温度/光/电
将CO2转化为环状碳酸酯是降低大气中CO2含量的重要途径之一。已开发的大量催化剂中非均相催化剂的多孔材料负载型催化剂,虽然可以选择性吸附气相分子,但存在反应条件苛刻,负
石墨烯以其独特的二维结构和物化性质成为纳米领域的一颗新星,在能源、环境、催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目前,天然鳞片石墨是制备石墨烯及其衍生物的主要原料,开发
5-羟甲基糠醛是重要的生物质来源化合物,通过光催化选择性氧化合成的2,5-呋喃二甲醛和2,5-呋喃二甲酸可广泛应用于合成塑料、医药、农药等领域。采用多相光催化选择性氧化5-
随着《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城市地下管线建设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发[2014]27号)的发布,国内许多城市新建项目
模拟生物体内浓度梯度的环境已被证明在广泛的生物过程中发挥作用,生物分子梯度是一种重要的信号机制,用于指导细胞在活体组织中的生长、迁移和分化。而阐明这些现象需要有能力使细胞暴露于可量化、可控和模拟体内存在的生物分子梯度,而微流控技术已经成为了研发浓度梯度生成器的新平台。本文研究基于溶液在微通道中以低雷诺数流动时,溶液会以层流的状态流动为原理,设计了多种新的浓度梯度生成器,其可以产生精准、可控、稳定的
目的:(1)利用一维氢谱核磁共振(1H-NMR)代谢组学技术,寻找出卵巢摘除(OVX)大鼠脑组织中潜在差异性代谢物,并明确其代谢通路,初步评价拟黑多刺蚁醇提物(EAPR)对OVX大鼠抑郁样行为的改善作用;从代谢层面初步揭示EAPR的抗抑郁作用及代谢调节功能,以期为今后的相关研究提供参考。(2)采用1H-NMR代谢组学技术,寻找出酒精胃损伤大鼠胃组织中潜在的差异性代谢物,并确定相关代谢通路,初步探究
近年来,伴随着智能设备的广泛应用和移动网络的高速发展,用户习惯将自身经历分享给亲近的朋友,因此大量的具有时空特征的用户轨迹数据在不断产生。轨迹数据规模庞大、包含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