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森林资源是林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其数量和质量会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变化,并影响着森林生态效益的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是天然林保护工程实施效果的直接体现,是衡量现代林业经营好坏的评价标准之一。森林经营的目的不仅要单纯的获取森林生长量,更要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效益,保障林业的可持续发展。文章通过研究分析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的动态变化,利用天然林保护工程前后的森林资源增量,对森林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营养物质积累等服务功能方面取得的生态效益进行定量评价,结果如下:(1)根河林业局森林资源总量呈上升趋势。活立木总蓄积增长率4.14%,森林面积和蓄积分别了增长8.64%、8.61%,森林覆盖率由81.00%增长到2014年的88.05%,净增长7.05个百分点,达到了全国领先水平。(2)森林资源结构总体得到优化。林种结构得到显著优化,生态公益林由3.33%调增到65.57%,商品林由96.67%调减至34.43%。树种组成结构变化较小,基本上与大兴安岭林区8落2桦的顶级群落树种组成结构保持一致。林龄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近成过熟林比例较小,森林可利用材种资源大幅度减少,森林生态效益相应下降。(3)天保工程前后森林资源质量不稳定,波动范围在79.72-91.89 m3·h-2之间。不同龄组之间,近熟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高,成熟林和过熟林质量次之,中龄林质量居中,幼龄林单位面积蓄积量最低。(4)森林生态服务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森林涵养水源量增加6.63E+07 m3;固土量增加98115.448 t,保育土壤N元素量增加55.430 t,保育土壤P元素量增加38.546t,保育土壤K元素量增加1733.012 t,保育土壤有机质量减少366.037 t;森林植被固碳量增加150906.619t,土壤固碳量增加359886.251t,释氧量增加404001.971 t;积累营养物质总量增加18293.431t,其中:林木N、P、K积累量分别增加7310.075 t、2664.222 t、8319.133 t。(5)天保工程实施前后涵养水源价值增加7.63亿元,保育土壤价值减少0.0115亿元,固碳释氧价值增加11.8亿元,营养物质积累价值增加2.77亿元。固碳释氧、涵养水源功能是根河林区森林发挥的主要功能,占森林生态效益增加总量的87.55%,在改善当地水文状况、调节区域水分循环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发挥着良好的生态效益。森林生态效益总量增加22.19亿元,相当于根河市2014年GDP的54.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