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业正在蓬勃发展,旅游用地的需求量正在不断扩大。然而目前对旅游用地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旅游用地的概念尚没有统一的提法,旅游用地规划理论体系尚没有形成,旅游用地需求的无限性与土地供给的有限性,必然造成了旅游用地规划与其他土地利用规划之间的矛盾。因此,全面、科学、系统地研究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之间的关系,建立一套系统规范的旅游用地规划理论就成了我们面临的一项重大而紧迫的课题。
本论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大量调查研究资料,采用宏观分析与微观分析、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较系统地研究了旅游用地的概念、影响旅游用地规划的主要因素、旅游用地的分类,通过分析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关系,初步构建了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模型。最后结合梧州市(本文所指的是指梧州市辖区,为了方便本文将其简称为“梧州市”,下同)旅游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土地利用的特点,进行了实证研究。
首先,总结并比较国内外研究成果,并对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进行了界定与分析。提出了旅游用地的概念,并总结出旅游用地规划的主要影响因素。
其次,分析了全国土地分类体系中相关旅游用地分类的不足和缺陷,找出了两者的结合点,从而对旅游用地进行了重新分类,初步建立了旅游用地分类新体系,为协调旅游用地与其他用地之间的关系提供较为科学的理论依据。
再次,从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格局间的演化出发,构建了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之间的互动模式,并利用灰色系统理论对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系统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
最后,将旅游用地规划理论、方法等应用于实践中,根据旅游用地分类体系将梧州市旅游用地分为四大类,并对旅游用地与土地利用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构建了梧州市旅游用地规划的模式,提出了实现规划模式应采取的基本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