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义上说,笺纸是一种精加工的纸,主要用于书写及书画作品;从狭义上主要是指明清以来用于写书信尺牍的信笺。尺牍是古代最为悠久的沟通交流方式,记录了古代社会关系中的脉脉温情,且与书法的历史密切相关。笺纸作为书写载体,承载着古代灿烂的尺牍文化和书写文化,而围绕着笺纸的书写功能,古人在制作笺纸时从纸质、纹饰等多角度对笺纸进行加工、改良,使笺纸具有良好的书写手感与精美的外观,体现出古人的设计思维。本文第一部分从笺纸的概念定义、工艺特征入手,梳理笺纸的历史渊源。从广义的角度,汉代的左伯纸是早期笺纸的典范,史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而“笺纸”的称谓则在南北朝时便有,如五色笺、红笺等,笺纸相关的名词在唐代文学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可以推测笺纸的流行可能与当时盛行的诗歌唱和、宴饮应酬等文学活动相关,晚唐的薛涛笺即是元白唱和时期文人喜用之笺纸。此外,宫廷用笺以其精益求精的用料与制作,成为引领笺纸风尚的典范,南唐澄心堂纸、明代宣德笺皆出自宫廷;而佛教写经用笺也以其独特的做工和耐久性而赢得文人的青睐。唐笺尚色,宋笺尚质,而晚明时的信笺则因刻书业的繁荣和雕版技术的进步而迎来了一场“古质今妍”的变革,纹样成为信笺制作的重心,并影响了明清以来的信笺风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笺纸与书法的关系。广义的笺纸常在纸质、形制或纹饰上有独特处,对书法的影响亦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古人重视笔墨调和,不同表面质感的笺纸,不但会产生不同的笔墨表现效果,而且会影响书写的流畅性,在帖学书法中尤为明显;纸的形制大小变化也对书法的表现形式与书风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此外,本论文分别对特定的笺纸及其表现特点进行了梳理,包括“彩笺花笺诗帖”、“泥金银与洒金银笺”、“乌丝栏笺”、“粉蜡花笺与对联”、“碧笺金书”、“明清信笺与书法”等,并简析笺纸与书法创作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对笺纸的设计的剖析,主要以信笺为研究对象。在晚明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笺纸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笺纸中的纹样日渐丰富,并在新的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衍生出信笺独有的纹样类型。本部分首先对笺纸纹样进行详细分类与整理,并对笺纸的设计特征进行总结。信笺中的纹饰类型的选择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均显示出由工匠气向文人气的转变,体现出文人趣味对笺纸设计的影响;而笺纸作为书写载体,其设计处处遵循着雅致而不张扬的中庸思想。通过降低纹样的对比度和合理使用边角构图等方式,减弱纹样的表现张力,使其与预设的书写墨迹有机结合。并且发展出砑花、拱花等隐晦而含蓄的表现技巧。第四部分以博古笺为例,分析文人趣味对笺纸设计产生的影响。清代金石学大盛,大量文人学者热衷于金石学相关的访碑、鉴藏、考订、著述、交流和刻书等活动。耳濡目染,其中的金石图像亦受到文人的喜爱而进入到信笺中,反映出文人趣味在笺纸纹饰上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