笺纸上的书法与设计

来源 :苏州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speedw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广义上说,笺纸是一种精加工的纸,主要用于书写及书画作品;从狭义上主要是指明清以来用于写书信尺牍的信笺。尺牍是古代最为悠久的沟通交流方式,记录了古代社会关系中的脉脉温情,且与书法的历史密切相关。笺纸作为书写载体,承载着古代灿烂的尺牍文化和书写文化,而围绕着笺纸的书写功能,古人在制作笺纸时从纸质、纹饰等多角度对笺纸进行加工、改良,使笺纸具有良好的书写手感与精美的外观,体现出古人的设计思维。本文第一部分从笺纸的概念定义、工艺特征入手,梳理笺纸的历史渊源。从广义的角度,汉代的左伯纸是早期笺纸的典范,史称“子邑之纸,妍妙辉光”。而“笺纸”的称谓则在南北朝时便有,如五色笺、红笺等,笺纸相关的名词在唐代文学作品中开始大量出现,结合当时的文化背景,可以推测笺纸的流行可能与当时盛行的诗歌唱和、宴饮应酬等文学活动相关,晚唐的薛涛笺即是元白唱和时期文人喜用之笺纸。此外,宫廷用笺以其精益求精的用料与制作,成为引领笺纸风尚的典范,南唐澄心堂纸、明代宣德笺皆出自宫廷;而佛教写经用笺也以其独特的做工和耐久性而赢得文人的青睐。唐笺尚色,宋笺尚质,而晚明时的信笺则因刻书业的繁荣和雕版技术的进步而迎来了一场“古质今妍”的变革,纹样成为信笺制作的重心,并影响了明清以来的信笺风尚。第二部分主要分析笺纸与书法的关系。广义的笺纸常在纸质、形制或纹饰上有独特处,对书法的影响亦主要体现在这几方面。古人重视笔墨调和,不同表面质感的笺纸,不但会产生不同的笔墨表现效果,而且会影响书写的流畅性,在帖学书法中尤为明显;纸的形制大小变化也对书法的表现形式与书风的发展产生过影响;此外,本论文分别对特定的笺纸及其表现特点进行了梳理,包括“彩笺花笺诗帖”、“泥金银与洒金银笺”、“乌丝栏笺”、“粉蜡花笺与对联”、“碧笺金书”、“明清信笺与书法”等,并简析笺纸与书法创作的关系。第三部分是对笺纸的设计的剖析,主要以信笺为研究对象。在晚明时期特定的社会背景下,笺纸设计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笺纸中的纹样日渐丰富,并在新的设计理念的影响下衍生出信笺独有的纹样类型。本部分首先对笺纸纹样进行详细分类与整理,并对笺纸的设计特征进行总结。信笺中的纹饰类型的选择以及表现形式等方面,均显示出由工匠气向文人气的转变,体现出文人趣味对笺纸设计的影响;而笺纸作为书写载体,其设计处处遵循着雅致而不张扬的中庸思想。通过降低纹样的对比度和合理使用边角构图等方式,减弱纹样的表现张力,使其与预设的书写墨迹有机结合。并且发展出砑花、拱花等隐晦而含蓄的表现技巧。第四部分以博古笺为例,分析文人趣味对笺纸设计产生的影响。清代金石学大盛,大量文人学者热衷于金石学相关的访碑、鉴藏、考订、著述、交流和刻书等活动。耳濡目染,其中的金石图像亦受到文人的喜爱而进入到信笺中,反映出文人趣味在笺纸纹饰上的影响。
其他文献
针对韩国留学生的对外汉语教学,是目前中国对外汉语教学研究的热点领域。直至现代,韩国语中的汉源词汇仍占60-70%。韩汉两种语言之"同"的基本状况和规律,主要表现在韩国语中
我院1997年1月~2002年12月行182例化脓性及坏疽性阑尾炎切除术。其中从2000年1月起采用碘伏液擦洗切口方法,对降低切口感染率受到良好效果。现总结如下:
我院自1999~2004年对低位直肠癌病人采用会阴部结肠套叠式人工肛门代替腹部人工肛门共35例,其中有2例分别在术中和术后1 d因套叠肠管血供阻所造成坏死.而改做腹部人工肛门,其
我院于2001年1月~2003年5月共诊治胆肠吻合术后并发症8例,现报告如下.
随着多媒体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外语教学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外语教学因为引入了多媒体网络教学理念,在实践中发展迅速,该文就其在整个英语教学中的使用程度进行探讨。
<正>网红,网络红人的简称。在中国一度是个贬义词。但在2016网红元年过后,特别是"Papi酱"接受千万级融资之后,2017年的网红便已彻底告别了过去仅仅依靠社交网络的走红方式,其
<正>客流质量比数量更重要顶级时尚品牌开店选址的第一要旨是对客流量的把握和控制,因为这直接关系到店面的业绩。客流量是选址过程中的一个战略性评判标准,客流的质量比其数
汝窑是北宋五大名窑之首,它经历了从民窑到地方官窑再到中央官窑最后又回落到民窑的发展变化,其身份性质不断改变。从汝窑的兴衰历程中我们可以看到北宋官窑制度的形成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