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丽丝·默多克小说《杰克逊的困境》的叙事技巧研究

来源 :三峡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danfeng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艾丽丝·默多克,全名吉恩·艾丽丝·默多克,是二战后英国文学领域主要的小说家之一,同时也是一位在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一生著有二十七部小说,这其中还包括一些大奖得者《黑王子》、《神圣的和亵渎的爱情机器》以及《大海啊,大海》。不止于此,她同时还创作了大量的戏剧、诗歌以及众多颇具影响力的文学评论文章。源于她对于人类伦理道德的深切关注,她同时还以一位伦理道德哲学家的身份为大家所熟知。她以小说为媒介向外界传达了她的哲学观点,也正是这一点使得她与同时代的其他作家相比,更具有了她自己的鲜明特色。她“认为哲学是任何一名具有专业素养的学者都必须触及到的学科,而散文与小说则是表达思想的绝佳手段......”但是默多克的小说也绝不是常规意义之下的哲学小说,她自己也反对将小说刻意地写成哲学小说。  作为默多克最后一部得以出版的小说,《杰克逊的困境》显然不如默多克前期的作品那样吸引人们的关注。然而,对《杰克逊的困境》研究的忽视却导致了对默多克及其作品研究的不完整,这也是其系统性研究的一大损失。基于上述原因,本文将依据杰拉尔·热奈特以及国内著名学者申丹的经典叙事学理论对《杰克逊的困境》中的叙事技巧进行一个较为系统的尝试性研究,以填补该小说文学研究方面的不足,丰富默多克及其小说的系统性研究。论文共分六个部分:  第一章节引言部分首先介绍默多克的生平、文学创作经历、写作特色及其创作成果。同时这一部分还将简要介绍《杰克逊的困境》的故事情节。然后本文的作者将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作出较为细致的分析。第三,介绍热奈特以及国内著名叙事学专家申丹的经典叙事学理论,并对本文即将应用到的叙事理论及术语进行解析。最后将对本研究拟产生的文学效果进行简要陈述。  第二章节主要分析《杰克逊的困境》的叙事结构。这一部分将为后文的研究打下一定的基础。对其叙事结构做完分析之后,本文作者将分析默多克在该部小说中所采用的复调叙事结构与其主题的暗合之目的,挖掘出叙事结构以一种独特的方式凸显了小说所彰显的主题。小说所具有的复调叙事结构的多人物、多中心、多角度,非全知全能式的叙事特征隐射出了小说珍视他人的存在、追求至善真我的主题。  第三章节主要对小说中的叙事时间进行分析。作者所用的多样易变的叙事时间使得整部小说时间界限模糊,故事情节发展有张有弛。故事发生在当下,作者却以倒叙的方式于其中穿插叙述过去发生或未来即将发生的事情。小说的正常时间顺序叙述常被倒叙或者预叙打断,过去、现在和将来之间的界限被混淆甚至被忽略。这使得整部小说打破了线性叙事的传统。另外文本中对人物的悔恨反省的反复叙述深化了小说的主题。  第四章节依据热奈特的“聚焦”理论分析小说所采用的多重叙事视角。默多克在这部小说中采用了零聚焦、外聚焦以及内聚焦,另外各种叙事视角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甚至出现重叠,使得小说中的故事于动态中向前发展,从而达到了独特的叙事效果和阅读效果。不同叙事视角间的不断交替即强调了读者的直接感知,同时也拓展了叙事空间,使得整个故事发展更为自由,更为灵活。  第五章节将对小说文本中不同的叙事话语进行分析。通过对转述话语、间接转述话语以及戏剧式转述话语的灵活运用,作者自如地控制叙事距离与叙事角度,同时还为读者留下了自我想象及自我创作的空间,从而使得整个故事的主题得到了拓展与深化。  第六章节为本文的结论部分。通过结合经典叙事学的相关理论对小说进行了较为细致的分析之后,本文得出结论,《杰克逊的困境》并不是其作者默多克写作生涯的退化之表现,它有着独具匠心的叙事技巧。这些独特的叙事技巧对叙事距离的自如控制、故事情节的发展以及主题的展现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其他文献
Sperber和Wilson创立的关联理论把交际看成是明示-推理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交际主动方提供明示行为,而受众则根据此明示行为推断说话者的意图。交际双方都寻求交际行为的最佳关
奓山位于武汉西郊,是武汉市蔡甸区的一个卫星城镇。自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来,武汉方言在语音、词汇和语法研究方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在词汇研究方面,系统的构词研究还不多
当代重要作家之一约翰·麦克斯韦尔·库切的处女作《幽暗之地》,以独特的视角、精致的结构、隽永的对话、深邃的思辨而具直指人心的魅力。作者充分利用其善于移情的艺术才能,在
玛丽莲·罗宾逊是美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女作家之一。《家》(2008)是她继小说《管家》(1981)和《基列》(2004)之后的又一新作。该小说以平淡的语调讲述了一个令人心碎的浪子回
情态助动词是中英政治演讲语篇表达情态的重要手段,其包含着演讲者的种种态度、观点和判断。由于政治演讲语篇主要目的在于得到听众支持,演讲者非常重视和听众的交流互动以便成
习语是语言的精髓,是词汇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语来源于社会与文化并且生动地反映了所处的社会与文化。如果一个二语使用者的言语中缺乏习语表达,那他的二语听起来就很不自然。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