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网络拓扑的社团特性研究及建模

来源 :东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dutzxp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互联网络的发展和物联网的兴起,原有的IPv4网络在地址规模及安全性等方面已经越来越力不从心,这无疑会加速IPv6网络在全球范围内的普及。为了使IPv6网络能更好的服务于人类社会,故有必要对IPv6网络的拓扑结构进行研究与分析,并对IPv6网络建模以对其在病毒传播及安全性等方面进行研究。本文以社团结构这一复杂网络中重要概念为切入点,来分析IPv6网络中拓扑特性并构建合理的实际网络的拓扑模型。本文首先根据CAIDA提供的2008年12月-2011年2月的权威的IPv6IP级网络数据,利用复杂网络的知识,对其基本特征及演化规律做了研究与分析。得出了IPv6网络规模在不断增加,度值分布依然符合幂律特性,其平均最短路径要高于Internet AS级网络的结论。其次,对比了几种常用社团划分算法的优劣性,提出了一种基于子团规模的CNM改进算法——CLCNM算法,通过对比CNM算法在IPv6IP级网络拓扑的社团划分结果,发现CLCNM算法进行社团划分的效果要好于CNM算法。再次,利用IPv6IP级网络拓扑的社团划分结果,对于IPv6IP级网络中的社团特性进行了分析,发现了IPv6网络中子团大小的分布也近似符合幂律特性;然后定义了IP地址前缀相似度的定义,通过对比各个子团和整个网络中的平均前缀相似度,得出了子团和地理位置有密切关系的结论。最后引入了社团网络的概念用以刻画网络的层次关系,发现在度值分布、核数及网络异配性方面,社团网络和原始网络的规律基本一致。最后,提出了一种基于动态社团划分的拓扑模型-DCTM,并在度值幂律分布、网络异配性、社团特性等方面做了和实际拓扑网络及其他已有拓扑模型做了比较,结果表明DCTM模型在度值分布、社团特性等方面较其他模型和实际网络符合的很好,证明DCTM网络模型可以很好的模拟实际的拓扑网络。
其他文献
伴随着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3G业务的不断开展,关于下一代通信网络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和多样。根据3GPP最新的发展趋势,未来的演进分组网络EPS将全部采用分组网络,这意
数据挖掘技术因其能从海量的信息中提取有用的知识模式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关注,而聚类作为其中一种重要的数据挖掘方法,能够从用户给出的描述数据对象的信息中将数据对象分组,
LTE是继第三代移动通信之后国际上主流的新一代移动通信标准,以OFDM和MIMO为主要技术特征,支持更高的系统带宽,更快的数据速率。LTE以双工方式不同分为FDD和TDD系统,其中TD-L
随着网络管理接口技术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对网络管理接口的质量要求逐渐提高,网络管理接口的测试越来越受重视。网络管理接口测试包括信息模型测试、功能测试、性能测试等
随着无线接入技术的不断发展,无线通信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由于网络覆盖不合理或是网络覆盖异常而产生的问题,会对整个网络产生消极甚至是极为严重的影响。无线网络管理者需
随着信息通信技术及网络的迅猛发展,用户对未来信息通信网络所提供的服务需求逐渐呈现出个性化的趋势。流媒体服务作为现代信息通信网络中承载的一种重要业务形式,在现如今的
计算技术与网络技术飞速发展,在互联网环境下,对成长、自治和多样的网络资源,不可能采用传统的全局集中控制式的管理。为此提出了虚拟计算环境的思想,它以网络资源的聚合与协
P2P (peer-to-peer)网络具有动态性、匿名性、自组织性等特点,绝大多数节点缺乏提供服务的积极性,从而引发了P2P系统中的搭便车(free-riding)和公共的悲剧(tragedy of comm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