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世纪60年代至70年代以来,美国印第安文学开始凸显其价值,成为美国文学又一重要组成部分。作为印第安文学复兴运动第二次浪潮的代表作家,路易丝·厄德里克以其巧妙的创作手法和对美国印第安人生存状况的深刻展示,深受读者和评论界的欢迎。《爱药》是厄德里克的代表作,给她赢得了极高的声誉,它也是第一部译成中文的美国印第安小说。《爱药》通过对居留地两个印第安家族的书写,展现了印第安文化和白人文化的冲突及融合、当代印第安人的迷茫及抗争,以及他们最终回归民族之根,体味“爱药”的真正内涵。通过《爱药》人们可以了解印第安人的历史。厄德里克并不是客观地展示真实的历史事件,而是通过对两个印第安家族的塑造,配以巧妙的叙事和象征手法,以文本的形式来对历史进行阐释。这就与新历史主义的观点不谋而合。本文以此为切入点,从新历史主义理论的视角来解读这部小说。本文由绪论、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绪论部分简要地介绍了厄德里克的生平和创作经历以及《爱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正文分为三章:第一章是关于新历史主义的理论概述,重点强调了新历史主义新的历史观及其核心“历史的文本性”和“文本的历史性”。第二章和第三章则运用该理论来解读这部作品:第二章从“历史的文本性”入手,揭示了厄德里克如何将真实的历史事件文本化,形成《爱药》这一文本;第三章从“文本的历史性”出发,阐释《爱药》反映的印第安人所面临的危机及其创作的历史意义,指出印第安人要回归本民族之根,辩证地思考他们与白人的关系,才能够重新塑造印第安人的历史。结语部分总结了论文的主要内容,并指出小说的后续研究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