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国东方管理学的创办人苏东水教授提出了东方管理学“以人为本,以德为先,人为为人”的核心命题,治国、治生、治家、治身的“四治”框架。苏教授在不同历史阶段的思考,经过梳理和整合,形成了东方管理哲学。即:东方管理哲学是以中国传统主流哲学为内核、融汇古今中外管理学说中合理的哲学成分的一种具有历史连续性、内在一致性、普遍适用性和强大辐射力的思想系统,它能够在最一般的意义上为国家治理、企业经营、家庭生活和个人修养活动提供指导和方法。根据2005年中国私营企业调查报告显示,私营企业主平均年龄43.4岁,按照中国人的惯例,60岁是退休年龄,由此推算未来10年~20年将是家族企业交接班的高峰期。了解家族企业接班现状将有助于掌握家族企业接班情况,为家族企业平稳实现交接班过渡提供现实支持。由于在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并不完善,加上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的家族企业只要有可能,总是优先考虑在家族内部选择接班人。为此,家族企业的相关人员,尤其是在任者有必要有计划地对家族内可能的接班人实施培养计划,以便能够拥有一个合格的接班人。所以对于家族企业来说,企业从如何培育第二代成员、以及采用何种培育型态、训练方式以及利用何种之接班模式,在在都会影响到家族企业之延续,亦是企业永续经营的关键课题。分析家族企业继承类型、培育及经营型态的做法。经由归纳分析后发现,家族企业的代际传承过程涵盖“教育历程”、“接班方式”及“传承类型”。因为企业传承不仅传其职位,更要传其创业精神,并培养其领袖格局。而且传承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个特定时点,因此传承过程的质量越高,对企业发展越有利。传承过程包含培养、指导、放手及支持。如果两代人终止或延缓这个过程,对每个阶段都可能产生矛盾及阻碍企业发展。那么,应该选择怎样的培养方式,有哪些因素会影响我国家族企业接班人培养方式的选择呢。因此,本文旨在准确把握接班人培养方式选择内涵的基础上,通过对影响接班人培养方式选择,来进一步完善对接班人培养方式类型,以期在理论上推动相关研究,同时也为家族企业传承与接班人的培养实践提供可靠的理论依据。本文在回顾以往家族企业代际传承理论的基础上,整理形成了接班人培养的概念、特点和类型,总结了接班人培养方式,得出了以下几个重要的研究结论接班人培养方式选择包括教育培养、社会历练和企业内培养三大类。培养内容的指导思想为四治之道。培养的过程综合个人职业生涯发展与父子合作关系。在接班人的特征上,以台湾地区家族企业为调查对象,实证结果发现:家族企业接班人最需具备品德、及专业能力。以东方管理思想的观点,希望由文化层面的探索,透过定性的逻辑推演,来探讨分析东方管理思想在家族企业传承过程中,对接班人个人接班的意愿、家族中其它成员对接班的接受度、企业内部员工对接班者的抗拒,以及外部企业网络成员的影响。采用计划性抽样,经由个案研究方法,采访二位企业接班者,综合其意见分析,得到结论:东方管理思想会正向影响接班的接受度。最后,本文根据研究结论,结合我国家族企业传承实践,提出了有助于我国家族企业有效进行国家族企业接班研究的建议,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