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经济发展与碳减排——理论推演与实证检验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ppleqj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生存发展的负面影响不断加剧,实现碳中和已成为全球共识。中国政府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随着数字经济的迅速发展,近年来它对环境产生的积极影响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许多研究表明数字技术具有巨大的碳减排潜力,数字化正成为实现碳中和的重要技术路径。数字技术主要通过赋能效应实现碳排放的减少,一方面,数字技术通过赋能电力、工业、交通、建筑等重点碳排放行业,有效提升能源资源的利用效率,推动这些行业的数字化绿色化发展,促进重点行业碳减排;另一方面,随着全球数字化转型加速,各国对算力的需求也与日俱增,带动信息通信基础设施自身能耗快速增加,数字技术可助力信息通信基础设施的能耗降低。总之,数字技术在促进碳减排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对碳减排的影响效应。理论分析上,本文以绿色索洛模型为分析框架,创新性地将数字经济引入其中予以改进拓展,通过理论模型推演提出随着数字经济发展,碳排放量呈现倒U型曲线的可能性。实证分析上,本文构建了数字经济发展指标体系,使用熵权法测算了 2011—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数字经济指数,发现数字经济指数在整体上呈现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不均衡特征,但区域内部也存在一定差异,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存在明显的区域异质性。本文使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进行实证分析以验证理论猜想。最后,本文还进一步讨论了数字经济对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增长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碳排放总量与数字经济指数之间存在显著的倒U型关系,这一结论在广义最小二乘估计、Driscoll-Kraay标准误估计、工具变量估计、替换被解释变量、改变核心解释变量的构建方法、剔除部分样本以及加入交互固定效应项的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立,除数字经济发展水平外,人口、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优化也对碳排放总量具有显著影响。(2)因数字经济发展呈现东部地区优于中西部地区的非均衡特征,异质性分析得出该倒U型关系在数字经济中高发达地区和数字经济低等和欠发达地区均存在。(3)数字经济指数对碳排放强度和碳排放强度的增长率均具有显著影响,数字经济降低了碳排放强度的增长率,但东部地区碳排放强度仍处于上升阶段,中西部地区碳排放强度则处于下降阶段。本文的研究为探索数字经济发展对碳减排的作用关系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了参考。本文的创新之处主要如下:第一,本文利用数据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关键生产要素这一特征,将数字经济引入到刻画经济增长与污染排放关系的绿色索洛模型中,丰富了绿色索洛模型的理论应用,为研究者扩展索洛模型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第二,借鉴现有研究,本文使用22个人均而非总量级指标构建了 2011—2019年中国省级数字经济指数,为中国数字经济指数的测度提供了一个对比参照;第三,本文通过实证分析验证了中国碳排放与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之间呈现先增后减的倒U型关系,进一步探讨了其区域异质性;第四,借鉴现有研究,本文开发使用了单位面积邮局所数与上一年互联网普及率交互项作为省级数字经济指数的工具变量。
其他文献
针对无人航行器在水压载荷下,舱段艏部与连接处相较其他位置发生变形失稳现象较多的问题,分别对易失稳的位置进行分析研究.通过理论研究计算建立模型,运用有限元仿真软件对模型进行分析,调整尺寸参数探索耐压壳载荷的变化规律,并进行样机实物试验.研究发现:艏部耐压壳的耐压性能较大程度上受到外部形状系数的影响,数值为0.15左右时,耐压性能提升3%;连接环的内部长度系数与外部长度系数的取值范围对连接环耐压性能起
期刊
随着新冠病毒肺炎疫情的出现和蔓延,全球经济受到较为明显的负面影响,部分国家重新兴起了贸易保护主义,并倾向于在国际贸易中落实较为保守的贸易保护政策。较为严峻保守的国际经济发展环境导致俄罗斯想要增强国家出口贸易竞争力难度提升。除了生产成本逐渐提升,俄罗斯制造业也受到环境污染的困扰。想要缓解俄罗斯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俄罗斯应快速转变传统粗放型的制造业发展模式,通过生产技术水平提升实现产业升级,提升资源利
学位
气候危机日益严峻,作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碳排放第一大国,中国经济2021年占世界经济比重超过18%,2020年,中国碳排放量占世界总排放量的中国占比30.7%①。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积极应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2021年,“双碳”在两会上作为中国的长远战略目标,首次被写入了政府工作报告,这彰显了中国走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在宣布“双碳”目标之后,国家的经济、产业和投资结构都面临深度转型
学位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的交通建设投入和出口贸易发展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交通基础设施投入实现显著增长,资金渠道来源更加多元,出口贸易量实现指数增长,贸易方式得到优化,贸易主体更加多元。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和贸易强国”,再次明确交通基础设施之于贸易发展的重要性。反观中国出口贸易现状,整体稳定向好趋势下却也挑战颇多,当前世界的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的背景增加了中国出口贸易发展环
学位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新一代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革新,深入融合现代化城市建设。作为利用信息技术重塑城市运行模式的系统工程,智慧城市推进成为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现今全球智慧城市建设如火如荼,我国住建部办公厅也于2012年正式出台了我国智慧城市试点建设方案文件,并且分批公布了国家智慧城市试点城市名单。当前,智慧城市是实现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必然举措,“十四五”规划也明确强调需推进新型智慧城市建设。
学位
目的 探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疗法对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脑血流动力学、脑代谢及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0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案将其分为对照组(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亚低温疗法),各50例。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的平均脑血流量(Qmean)、平均脑血流速度(Vmean)高于对照组,脉搏波波
期刊
<正>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曾经古老的手工技艺被机械化的批量生产所替代。批量生产可以满足一定群体的需求,价格便宜,品质上中规中矩,但同时也缺少了那份“私人订制”的精良。市场需求量的减少,和所谓的既麻烦又不赚钱导致了大批手艺人流失,很多独门手工制作方法无人传承,消失在时代的横流中,这是非常令人心痛的。我自幼随母亲在农村长大,父亲常年在北京工作。十几岁时,我跟随父亲来到北京。在当时的社会,
期刊
较城市污水处理厂常规含固率污泥厌氧消化,高含固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具备能量回收率高及产甲烷速率快等优势,而系统的稳定性是其工程应用的制约因素,特别是启动期易出现氨抑制和挥发性脂肪酸积累。因此,实现高含固热水解-高温厌氧消化的关键在于平衡启动阶段挥发性脂肪酸与氢的产生及消耗,即强化互营乙酸氧化产甲烷性能。以常规含固率(2%)剩余污泥高温厌氧消化排泥为接种污泥,分析接种污泥在不同氨浓度下厌氧消化各步骤
期刊
2022年5月6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明确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加强县城基础设施建设。作为城市体系的组成部分,县域城市发展被提到经济发展的重要战略上。因此,厘清城市群大中小城市之间的发展关系,促进县级小城市发展,推进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对国家新型战略化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基于大城市对小城市经济影响的视角,运用描述性分析和计量
学位
厌氧共消化的目的是从有机质中最大程度地回收资源,相比较于单消化法,共消化可以提高系统的稳定性能。高含油脂(FOG)底物因在共消化过程中能够很大程度地提升生物甲烷产量而备受关注。但是油脂在厌氧消化中存在的各种抑制因素限制了甲烷产量及设备运行,所以解决这些抑制因素至关重要。论述了长链脂肪酸对厌氧共消化的抑制作用,探讨了在添加FOG后厌氧消化反应器稳定性的变化,分析了在FOG参与厌氧共消化反应器中微生物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