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体外实验探索茅苍术挥发油(AtractylodeslanceaDCvolatileoils)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及其生物膜的形成是否具有抑制作用;探讨亚抑菌浓度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CagA在胃上皮细胞GES-1内的转运及细胞炎症因子IL-8的分泌是否有影响,为进一步探讨茅苍术挥发油的抗菌作用及其作用机制奠定基础。
方法:
1.通过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制备茅苍术挥发油;
2.将幽门螺杆菌NCTC11637接种哥伦比亚血琼脂平板,微需氧环境37℃培养72h,常规肉汤稀释法测其最低抑菌浓度(minimuminhibitoryconcentration,MIC),SPSS17.0计算其IC50;
3.检测不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1/8×MIC,1/4×MIC,1/2×MIC,1×MIC)对幽门螺杆菌生长曲线的影响;
4.利用12孔板法构建幽门螺杆菌生物膜,检测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对其生物膜形成的抑制作用,分别采用结晶紫法和荧光显微镜检测生物膜内细菌数量的变化;
5.将细菌与胃上皮细胞GES-1共培养4h、8h及12h后,提取细菌细胞总蛋白及总RNA并逆转录至cDNA;
6.Westernblot检测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因子CagA在胃上皮细胞内转运的影响;
7.ELISA法检测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诱导胃上皮细胞分泌IL-8功能的影响;
8.Real-TimePCR法检测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CagAmRNA变化及IL-8mRNA变化的影响。
结果:
1.常规稀释法试验结果表明:当茅苍术挥发油浓度(≥)1.875mg/ml时,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具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挥发油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其对幽门螺杆菌的MIC为7.5mg/ml,SPSS17.0计算其IC50为2.181mg/ml;
2.12孔板法成功制备了幽门螺杆菌生物膜;且结晶紫染色法及荧光显微镜观察提示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可抑制幽门螺杆菌生物膜的形成;
3.Westernblot结果显示: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作用幽门螺杆菌后,使其毒力因子CagA在胃上皮细胞内的转运量明显减少;
4.ELISA结果表明: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作用幽门螺杆菌后,可降低GES-1细胞的IL-8分泌,提示茅苍术挥发油可减弱幽门螺杆菌的毒力及诱导炎症反应能力;
5.Real-TimePCR法证实亚抑菌浓度可降低GES-1细胞IL-8mRNA的表达、增加CagAmRNA的表达。
结论:
本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茅苍术挥发油对幽门螺杆菌的生长和生物膜的形成具有抑制作用;亚抑菌浓度茅苍术挥发油可降低幽门螺杆菌毒力因子CagA在胃上皮细胞内的转运及诱导炎症反应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