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凝析气藏是一种特殊气藏。由于凝析气藏中含有以气态形式存在的凝析油,在开发的过程中,当压力降至露点压力以下就会出现反凝析现象。反凝析液积聚在近井地层,将造成地层渗流通道的堵塞,使气井产能下降。同时,在近井带还会形成反渗吸水锁效应,从而进一步加剧近井带地层伤害,对低渗低产凝析气井,这一现象尤为严重。因此正确描述反凝析和反渗吸水锁形成的机理,发展降低和解除反凝析、反渗吸堵塞的方法和工艺技术就成为有效开发低渗凝析气藏特别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总结了国内外现有反凝析和反渗吸机理研究和解除凝析气井反凝析、反渗吸地层污染技术的各种方法,针对低渗凝析气藏单井注气吞吐技术,开展更为有效的解除凝析气藏近井地层反凝析、反渗吸地层伤害,提高气井产能的技术方法研究。 本文运用注气过程油气两相相平衡理论基础,建立了相平衡计算数学模型,并对P—T、P—X相图进行了模拟计算研究。另外在研究了注气驱机理的基础上,还建立了注气多级接触过程相平衡计算模型,并对多级接触近混相驱相态进行了模拟研究,为本文注气吞吐方法研究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过对WD7井单井注气吞吐数值模拟研究,发现累积注气量对近井地层反凝析油饱和度和气相相对渗透率有相当大的影响,累积注气量越大,反凝析液的抽提蒸发量越大,解堵效果越好。纯注干气单井吞吐解除反凝析堵塞的机理主要是通过对部分反凝析液的抽提、蒸发作用实现的,因此该方法只能解除反凝析液堵塞。 通过实验模拟长岩芯中反凝析油临界流动饱和度建立之后,注干气吞吐前井底积液向地层中反向渗吸过程所产生的水锁效应,接着还给出了长岩芯中反渗吸水锁效应建立之后,向岩芯中注入甲醇水溶液段塞解除反渗吸水锁影响的压差变化过程。结果表明,甲醇溶液段塞能突破水锁形成的水障,并能将岩芯注入端的地层水推向岩芯远处,可有效降低岩芯注入端的地层水所产生的水锁效应,降低了注入过程的启动压力。由此得到在进行注气吞吐之前注甲醇(或其他溶剂)段塞能够更有效的解除反渗吸水锁效应,提高凝析气井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