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SK语料库的获取类动词偏误分析及对外汉语教学策略

来源 :南京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dwh142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动词是现代汉语的重要词类,从词义概括的角度对动词进行分类,可以将具有"获得"、"得到"、"取得"一类意义的动词归为获取类动词。学界对给予类动词已经做了大量研究描述,但对相对的获取类动词则论述较少,尤其在获取类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方面仍存在很大的研究空间。因此,本文拟分析HSK动态作文语料库中留学生的获取类动词偏误情况,归纳留学生在学习运用获取类动词时存在的偏误类型并且探讨成因,研究现有教材中关于获取类动词的教学设计情况,为获取类动词的对外汉语教学实践提供可行性建议。本文内容主要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主要介绍本文的研究对象、语料来源、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首先结合《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修订本)》与《发展汉语(第二版)》综合教材词汇表,整理出获取类动词词表,作为本文研究的具体范围,接着梳理了获取类动词相关问题的研究现状,从动词的性质与特点、动词分类、对获取类动词的定义及描述、对外汉语教学的动词研究等方面进行综述。第二章主要分析获取类动词偏误类型。根据目前学界的偏误分析的常见类型和留学生偏误语料情况,将获取类动词偏误分为遗漏、误加、误代、错序、杂糅以及误用固定搭配等,并对这几个偏误类型进行具体分析。第三章重点探讨获取类动词的偏误成因,主要从留学生自身角度出发,从母语负迁移、目的语知识负迁移以及学习策略影响等方面进行详细讨论。第四章主要考察《发展汉语》系列教材中获取类动词的教学内容设计。第五章结合第三章的成因分析及第四章的教材考察,从教师教学、教材编排以及留学生学习方法等方面,提出获取类动词的教学策略和教材编写意见,同时对留学生的获取类动词学习给出可行性建议。
其他文献
本序文对《中国翻译教学研究》一书的研究思路、研究特点和全书主要内容作了简要的评价。并结合翻译学科的建设问题 ,对翻译教学和翻译人才的培养谈了自己的意见
无机-有机杂化复合反渗透膜结合了有机膜和无机材料的优良性能,已成为复合反渗透膜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主要介绍了无机-有机杂化复合反渗透膜的制备、分类、结构和性能,并针
介绍了将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联用的水处理工艺,并对此种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原水为苦咸水、含盐量在4 010-4 500 mg/L的情况下,经预处理超滤膜和反渗透膜联用的水处理
大连某热电厂以城市生活污水厂二级出水为原水,经过反渗透深度处理后,出水满足热电厂循环冷却水需求.反渗透系统处理效果明显,对电导率、氨氮和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97.5%,95.7
随车起重机支腿是保证整车具有良好稳定性的重要机构。简要介绍单腔嵌套式水平支腿的组成及其实现嵌套伸缩的方法。通过分析单腔嵌套式水平支腿与传统支腿结构的特点,可以发
介绍了反渗透膜用于中水回用时的污染原因及化学清洗过程,采用酸洗与碱洗相结合的清洗方式能够较好地恢复反渗透膜的性能。对于深度污染的膜,通过延长循环和浸泡时间,以及添
灾害经济学属于"消极经济学"或"负经济学"。本文运用灾害经济学的双重性视角,分析避灾移民目标及特征,论证其直接优势、间接优势和成本优势,比较分析其潜在的风险与发展机遇,
“一班一表”规定的是全班的统一内容、统一进程,而“一生一表”则体现了每个学生对学习的自主安排和主动选择。“选课走班”是为了寻找一种更适合学生个性发展的探索尝试。那
报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