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环多核及超分子配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bo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该论文围绕超分子晶体工程和多核配合物的分子磁学,选用大环草酰胺配合物配体为主要构筑元件,辅以其它配体,设计合成了34个新的超分子配合物,解析了其中30个配合物的晶体结构,阐明了其拓扑结构,初步揭示了氢键、弱配位键、π-π相互作用等弱相互作用在晶体结构中的存在和作用.使用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光谱、荧光光谱、变温磁化率等手段对配合物进行了表征和性质研究,得到了一些对分子结构及磁性设计有指导意义的结果和结论.1.设计、合成了带外延桥和多种弱相互作用官能团的大环草酰胺配合物配体4个,解析了单晶结构.2.以大环草酰胺-铜(Ⅱ)配合物为配合物配体成功合成了12个五核Cu<,4>Ln(Ln=La、Ce、Pr、Nd、Sm、Eu、Gd、Tb、Dy、Ho、Er、Yb)配合物:解析了它们的单晶结构.研究表明弱相互作用是决定分子在晶体中堆积模式的重要因素之一;12个五核Cu<,4>Ln配合物的荧光发生了猝灭;初步探讨了它们的磁性.3.以大环草酰胺-镍(Ⅱ)配合物为配合物配体成功合成了3个六核Ni<,5>Ln(Ln=La、Nd、Sm)、6个五核Ni<,4>Ln(Gd、Tb、Dy、Ho、Er、Yb)配合物及2个四核Ni<,3>Ln(Tb、Dy)配合物.与Ln(ClO<,4>)<,3>·6H<,2>O相比,几乎这些配合物的荧光也都发生了猝灭.4.合成出结构新颖的以大环和其它配体为混桥基的多核,多维过渡金属配合物7个.(1)以N<,3><->和草酰胺为混桥基,成功合成出配合物[Cu<,2>(CuL)<,2>(μ-N<,3>)<,4>],[Co<,2>(CuL)<,4>(μ-N<,3>)<,4>],[Cu<,2>(NiL)<,2>(μ-N<,3>)<,4>],[Mn(NiL)<,2>(μ-N<,3>)<,2>].(2)以ClO<,4><->和草酰胺为混桥成功的合成了一维及具有纳米孔洞的二维配合物.(3)以C<,2>O<,4><2->和草酰胺为混桥成功的合成了具有铁磁相互作用的双核Cu-VO配合物.
其他文献
在当今时代,学生不仅要有广博的知识,还要具备多种能力。中学语文教学应当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扩展素质教育的涵义,在“学”与“教”两方面,实行互动式教学,将学生的潜能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期刊
进入21世纪,在一些有机化学家的研究成果推动之下,有机催化开始进入繁盛时代。最近的十几年里,越来越多的有机化学家致力于有机催化领域的研究,现在不对称有机催化已经成为均相催化的热门研究领域之一。由于BINOL以及SPINOL骨架衍生的一些手性磷酸具有较强的催化活性和立体控制能力,对多种类型的反应均有很好的催化效果,手性磷酸催化已经成为不对称有机催化领域的重要研究分支。手性磷酸通过氢键能够有效地活化不
该课题组对于1,5-二氮杂环辛烷(1,5-diazacyclooctane,DACO)和结构不对称的1,4-二氮杂环庚烷(1,4-diazacycloheptane,DACH)及其衍生物的配位化学研究发现,通过改变母体DACO侧
细胞核中的DNA以受限状态存在。DNA受限于纳米通道是对此进行描述的典型物理模型。相关研究加深了人们对受限状态下大分子链构象的了解,同时也揭示了在实验上实现DNA的分离、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基于单分子器件的分子电子学研究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随着分子器件的研究方法和测量技术日趋成熟,科学家们不断发掘出分子器件的各种特殊功能,制备出了分子开关和分子导线这两种电路中最基本的电子器件,还有具有整流作用的分子整流器、可以利用化学能做功的分子马达、具有存储功能的分子存储器以及分子计算机等很多功能化的分子器件。这些分子器件不仅尺寸小,而且具有很多特殊的物理及化学性质,这些都是
为预测区域生态环境的变化趋势,以北之江流域为例,建立了基于时间序列的GRNN神经网络预测模型,将耕地、化石能源地、草地、建筑用地、林地及水域这6类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作为
请下载后查看,本文暂不支持在线获取查看简介。 Please download to view, this article does not support online access to view profile.
该文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子显微镜(SEM),时间分辨激光光散射(TRLS)和示差扫描量热法(DSC)等实验手段对聚醚砜(PES)改性环氧(Epoxy)体系的相分离进行了研究.讨论了该共
化学修饰环糊精的分子识别和分子组装研究已经成为超分子化学的一个热点领域,为了进一步研究其分子识别机理和键合热力学起源,该本文合成和选择了一系列具有不同功能取代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