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磁层边界层结构和动力学的卫星观测研究

来源 :武汉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imetl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球磁层是日地物理中最重要的一个区域之一。磁层中不同性质的等离子体之间的平衡经常导致分离两个相邻的等离子体区的边界的形成。对于边界层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各种磁层活动(例如磁场重联)以及磁层各区域之间耦合过程的认识和理解。磁层边界层中的波动-粒子相互作用对揭示磁层的能量释放与转换机制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文结合Cluster和THEMIS卫星观测,对位于地球磁层不同区域,不同尺度的边界层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进行了较为系统的分析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Cluster卫星观测,我们研究了在近磁尾位于等离子体片边界层附近,伴随着磁场重联的慢激波的结构和动力学过程。通过Rankine-Hugoniot激波守恒关系和蒙特卡罗激波拟合方法,我们获得了慢激波的存在证据;通过对伴随着激波的尾向流进行Walen分析,进一步证明了等离子体在越过耗散区附近Petschek型慢激波时被激波所加速。在激波层我们观测到了反流离子,冷离子被激波加速和加热;另外,哨声波和静电孤立波在慢激波附近被发现。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波动是由在激波附近所观测到的场向电子束所激发的。2.利用THEMIS卫星观测到的若干弓激波穿越事件来研究弓激波邻近区域的电子双电势层结构(DL)。首次在弓激波的转换区观测到了双电势层结构的存在证据。这些双电势层的平行电场结构伴随着一系列的非线性演化的电子洞。在弓激波转换层内观测到的双电势层,平行电场幅度约为45~90 mV/m,提供70~180 V的电势降,其尺度在90~160个德拜长度的量级。弓激波中观测到的双电势层的这些特性与前人在实验等离子体中观测到的类似。在弓激波中观测到的双电势层对我们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弓激波中的波动-粒子相互作用和能量耗散过程提供了新的途径。3.利用THEMIS卫星数据,研究了弓激波转换区和下游的波动。弓激波的转换区和下游区的扰动比较剧烈,主要波动是哨声波和静电孤立波(ESW)。静电孤立波在弓激波的转换区大量存在,伴随着双电势层结构。其特征如下:a)脉宽:弓激波区域观测到的静电孤立波脉冲间隔长短都大于对应的脉宽,说明了静电孤立波的高度孤立性。b)幅度:弓激波的转换区的静电孤立波的幅度高达几百个mV/m。c)结构:在弓激波转换区观测到了各种类型的二维静电孤立波。4.利用THEMIS卫星高精度电场数据对磁尾静电双电势层做了多事例分析研究。在磁尾磁场扰动区域,主要是等离子体片边界层区域看到了双电势层的存在。在地球磁尾观测到的双电势层,平行电场约为4~40 mV/m,提供40~1430 V的电势降。其尺度在5-65个德拜长度的量级。
其他文献
在社会转型期,高校工会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唯有通过改革创新来突破这些阻碍,重新激发高校工会的活力和功能.工会社会工作以工会组织为载体,运用社会工作的专门知识和方法
介绍了氨烃基、环氧烃基、巯烃基、羧烃基、羟烃基及氟烃基等碳官能基硅烷单体的合成方法,合成相应的碳官能基改性硅油的工艺路线及其改性硅油在织物后整理中的应用.
本文认为,19世纪中叶以来,中国人的犹太观经历了一个由片面肤浅到全面深入的逐步演进过程,又与中国自身的内部剧变,中国面临的外部压力加强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总体而言,中
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ISFM)实现了无序影像的三维重建,在精细化建模、现实场景三维记录以及互联网影像三维重建等领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增量式运动恢复结构方法仍存在稳健
目的:观察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实施优质护理服务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比
临床资料病例一(确诊):患者女性,49岁。2017年6月无明显诱因出现咳嗽、咳血性痰,量约3mL/d,伴胸闷、胸痛,为持续性刺痛,休息后不能缓解,伴头晕、活动后气促,2017年6月29日行
目的:探讨儿科护理风险管理在儿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方法:通过分析儿科患者护理过程中的护理风险,制定加强安全防护的措施,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制定应急预案及流程,建立持续质量
目的探讨在胸部CT下观察有剑鞘气管(saber-sheath trachea)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患者气管指数(即气管的冠状径与矢状径的比值)与
针对提高某赤铁矿选矿厂的磁选精矿品位进行了浮选柱反浮选脱硅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与传统的浮选机一次粗选、一次精选、三次扫选反浮选工艺流程相比,旋流-静态微泡浮选柱采
目的:为提高股骨颈骨折内固定的稳定性,减少股骨头的坏死率。方法:应用股骨颈加压锁定骨板治疗股骨颈骨折50例。结果:术后随访时间最长2年,最短1年,其中46例获得骨性愈合,关节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