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科学衡量学校和教师的绩效是全球性的教育评价难题。在改革传统评价制度的过程中,增值评价的理念与制度应运而生。它产生于1966年,至今已走过四十多年的发展历程,理论和实践都有所发展。但相关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美英等西方发达国家,国内的研究十分薄弱。增值评价重视起点、关注过程、强调发展,对于缓解生源的恶性争夺、推进学校的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意义重大。要把增值评价理念用于我国的教育评价实践,必须对其相关的问题有深刻的理解。为此,深入研究美英国家较成熟的增值评价实践就显得十分必要。美国田纳西州和英国兰开夏郡的教育增值评价项目是目前最成功的增值评价模式。二者在理论基础和方法上是相似的,均是基于学生逐年测验成绩的变化能准确反映学生的学业成就这一假设,以学生某段时间内的学业增益为指标,同时控制存在于学校和教师之外影响学生学业成就的各种因素,运用多水平回归分析,测定教师、学校和学区促进学生学业进步的有效性。但是,二者的主要目的、采用的数据及研究的重点不一样。田纳西州的增值评价是为了满足政府和公众对学校问责的需要,主要采用了3-8年级的学生五门学科(数学、阅读、语言艺术、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标准化测验成绩。其研究发现,种族、社会经济因素、班级规模及班级成员的异质性均不是学生学业增长较好的预测指标,教师效能才是学生学业进步的主要因素;教师的影响是附加的和累积的,且没有补偿效应。而兰开夏郡的增值评价主要用于学校的自我评估,不仅采用了学生英语、数学和科学三门核心课程的统考成绩,还加入了学生态度量表,考察了学校绩效原始成绩和增值成绩十年的变化趋势。兰开夏郡增值评价研究结果表明,学校效能的持续改进是可能的;原始成绩和增值成绩的分析结果存在较大差异,起点成绩显著低于期望值的学校效能改进趋势更明显。我国增值评价尚处于实验阶段,河北省保定市学校效能评价项目是我国目前唯一正式启动的增值评价试验,研究和应用中还面临数据收集困难、数据处理技术落后、评价人员和研究人员统计知识不足等现实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