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 由于子宫畸形、子宫切除及子宫无功能等原因导致的不孕称为子宫源性不孕。对多数子宫源性不孕患者来说,孕育子女成为极其奢望的事情。近年来,代孕母亲成为解决子宫源性不孕患者的希望,但由于其在伦理方面存在争议,大多数国家法律都明确禁止代孕技术。随着器官移植技术的成熟发展,子宫移植成为可能,也是解决子宫源性不孕的有效方法。近年来,很多外国学者开展了子宫移植的动物实验,但国内相关研究开展较少。对于子宫移植来说,还存在很多难题,需要解决移植手术技术相关问题,免疫抑制与排斥问题,移植子宫妊娠及分娩和胎儿生长发育相关问题。而在子宫移植手术中,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等决定了移植后手术对象的短期和长期生存率。本课题选取非人类灵长类动物雌性食蟹猴作为实验对象,在子宫组织冷缺血保存研究、组织配型研究的基础上,主要对移植手术技术的可行性进行前期研究,来探讨移植前后实验动物的结局和子宫组织的改变,为将来的人类子宫一直技术积累数据和经验,并提供可能的参考。 目的: 通过搜集雌性食蟹猴子宫自体移植、雌性食蟹猴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的手术相关数据,包括手术时间、实验动物结局、术后组织病理结果等,来研究移植后子宫在形态学、组织学、血液学、免疫学、生理学、形态学和病理学等方面的变化,探讨手术可行性,为临床开展相关手术提供参考依据。 (一)雌性食蟹猴子宫自体移植的实验研究 方法: 8只育龄非怀孕雌性食蟹猴,年龄4~7岁,体重4.5~5.1kg,均有生育史。常温下单笼饲养,自由进水进食。实验动物均由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所提供[SCXK(粤)2009-0010]。8例中,4例用于解剖研究,4例行子宫自体移植术。主要通过一下方法探讨手术可行性: 1、记录实验猴结局,及术中相关数据记录; 2、记录实验动物月经周期观察结果,与实验动物术后月经情况观察结果做对比; 3、实验动物术后1周剖腹探查,并记录探查结果。 结果: 8只雌性食蟹猴中,4只用于预实验解剖研究,行开腹探查术,术程顺利,术后观察一个月,实验动物均恢复良好;4只雌性食蟹猴行子宫自体移植术,其中1例术中死亡,3例术程顺利,术后实验动物均存活至一个月以上。 8只雌性食蟹猴月经周期为24~31天,平均27.17±2.06天;月经出血时间2~3天,平均2.56±0.40天。对3例行子宫自体移植术的雌性食蟹猴,于术后观察1个月,均未观察到正常月经血。 4只雌性食蟹猴行子宫自体移植术,其中3只存活至术后1个月以上,一般情况好,均无术后吻合口破裂渗漏、宫腔出血和宫腔感染等术后并发症。于术后4周行剖腹探查术,术中见:腹膜与肠管、输尿管、膀胱均有粘连,子宫均失去正常的倒梨形形态,呈现不同程度的萎缩。 比较子宫动脉在活体中的测量值和在子宫离体冷缺血状态时的测量值,差异显著(P<0.01);比较卵巢静脉在活体中的测量值和在子宫离体冷缺血状态时的测量值,差异显著(P<0.01);比较活体中子宫动脉和卵巢静脉的测量值,差异显著(P<0.01);比较子宫离体冷缺血状态时子宫动脉和卵巢静脉管径的测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 雌性食蟹猴在生殖生理方面与人类相似,在内生殖系统解剖方面的差异较小,是人类妇科疾病的发生机理、治疗方式等理想的实验动物;雌性食蟹猴子宫自体移植术后生理学指标变化与人类器官移植相比基本相似,子宫自体移植手术技术,尤其是血管吻合技术不成熟,导致术后子宫不同程度的萎缩,为进一步开展同种异体子宫移植手术提供了一定的参考依据。 (二)雌性食蟹猴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的实验研究 方法: 20只非怀孕雌性食蟹猴,年龄3.5~9岁,体重3.7~5.9kg,均有生育史。常温下饲养,自由进水进食。实验动物均由华南灵长类动物研究所提供[SCXK(粤)2009-0010]。经血型相容性试验和混合淋巴细胞培养试验,选出最匹配实验动物A和B互为供体和受体进行同种异体子宫移植手术(实验动物A和B血型交叉试验为阴性,交叉淋巴细胞试验结果小于1%),术后4周剖腹探查观察子宫成活情况,死亡猴只立即行尸体解剖。分别切取正常子宫组织、死亡猴只尸解子宫组织及存活猴只术后4周剖腹探查子宫组织分别做病理检查。 结果: 2例雌性食蟹猴同种异体子宫原位移植手术,术中均无神经和盆腔脏器损伤等并发症发生,均未输血。麻醉效果满意,术中监护指标正常。1例术后48小时内死亡,1例术后4周剖腹探查,结合尸检和剖腹探查的子宫大体、病理检查结果可见:早期死亡病例子宫组织可见炎性细胞浸润及散在出血点;术后1个月剖腹探查可见不同程度的肌纤维萎缩,伴陈旧性出血。子宫萎缩。 结论: 雌性食蟹猴同种异体子宫自体移植手术的成功率受同物种不同个体间免疫排斥反应、离体子宫的灌注及冷冻保存、移植手术技术等多因素影响,应针对单一影响因素分别设计实验分步骤地逐一解决子宫移植手术中的各项难题,在子宫自体移植手术技术不成熟的前提下过早开展同种异体子宫移植手术是不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