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化可以充当本地区的标志性名片,何况这个名片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地处吉林省东部,中、俄、朝三国交界面临日本海,位于北纬41度59分~44度30分,东经127度27分~131度18分之间,东与俄罗斯滨海区接壤,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咸镜北道、两江道相望,西邻吉林市、白山市,北接黑龙江省牡丹江市。依托吉、黑、辽三省广阔的腹地,是东三省沟通海内外的重要窗口,也是东北亚区域经济、地理、文化三个重心的交汇点。盘骚哩是朝鲜族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为基本对象,通过近百年来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流传及演唱形式,探讨其独有的演唱特征。本文由四个部分组成。第一章、绪论。主要陈述了笔者选题的学术价值、现实意义,并简要叙述了笔者在分析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特征时所运用的研究方法。第二章、演唱历史脉络。包括自然传入期、计划传承期、个性化发展期,为分析和探究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特征起到了铺垫作用。第三章、演唱特征。通过对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的基本特色与传统盘骚哩演唱特点的相互比较,阐明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的四大要素与传统盘骚哩演唱要素之间的不同点。第四章、结论。从盘骚哩在延边地区演唱的基本要素看:1)唱的技巧上即借鉴传统盘骚哩唱的一面,又有在共鸣与发声上借鉴美声唱法的一面,形成自己的一种特征。2)念白具有多种方言特点。3)动作上具有钢韧、有力,在强拍上借助瞬间的力量完成动作的特征。4)伴奏上主要在于它的形式,大多使用杖鼓,又有乐队的伴奏,即使在乐队乐队中用的打击乐仍然是杖鼓。这与传统盘骚哩的伴奏形式有着明显的区别。总而言之,盘骚哩在延边地区的演唱,既继承了传统,又在传统的基础上有所创新,为适应于当地听众的审美需求作出了极为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