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图像的小麦叶绿素和氮素营养检测研究

来源 :河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wend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利用数字图像准确、快速、无损地开展小麦生育期养分检测方法研究,对小麦作物生长管理及产量预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是农业机械化与自动化发展的迫切需求。为了更好地实现对小麦生长过程的动态监控,为合理变量施肥提供科学指导,本文以大田环境下的拔节期小麦为研究对象,以准确、快速、无损的小麦矿质养分含量检测为研究目标,通过不同施氮水平实验,利用叶片和冠层两个尺度的小麦图像及叶绿素含量数据,基于数字图像技术和机器学习算法,对小麦叶片和冠层两个尺度下的叶绿素含量检测模型和冠层尺度下的小麦氮素缺乏等级判别模型展开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如下:(1)为解决大田环境下小麦叶片图像和冠层图像的目标提取问题,充分考虑了两种图像的特征,给出了小麦叶片和冠层的目标提取方法。在叶片图像分割方面,提出了迭代彩色分割方法,实现了背景与叶片目标分离,实验结果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针对大田环境下小麦冠层图像光照不均和背景复杂的问题,通过分析土地、冠层叶片及阴影部分像素点RGB颜色空间各分量灰度值的特性,提出了基于RGB颜色空间的灰度阈值分割方法,实现了小麦冠层目标和土地的分离,大量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光照不均、背景复杂的小麦冠层图像上实现了很好的分割效果,克服了细小叶片区域的过分割现象。(2)针对大田环境下小麦叶片图像、冠层图像与叶绿素、氮素含量的相关特征提取问题,建立了一组融合多颜色空间的图像评价指标集。为降低自然环境对RGB颜色空间的影响,利用不变矩构造了 rgb颜色空间并基于该空间拟合了组合颜色特征指数(CCFI);提取了 RGB、rgb、HSI以及La*b*多个空间下的均值等一组颜色指标,引入了描述小麦冠层生长特性的颜色标准差特征和覆盖度参数作为图像指标,给出了相应的计算公式,并利用实验证明了图像评价指标集的有效性。(3)针对大田环境小麦叶片尺度下的叶绿素含量检测问题,基于皮尔逊相关系数提出了小麦叶片图像评价指标集的特征降维方法,为得到最优检测模型,提出了基于相关度评价的逐步模型输入方式(CBSI),建立了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最优检测模型。实验表明,与其他模型相比,小麦叶片叶绿素检测模型Input11-LR为最优模型,其决定系数(R2)为0.727,均方根误差(RMSE)为5.005。该研究结果为大田环境小麦叶片叶绿素含量检测提供了理论基础和方法参考。(4)针对大田环境小麦冠层尺度下的叶绿素含量检测问题,综合考虑图像评价指标与叶绿素含量相关程度和去光照处理效果两个因素,分析了不同拍摄角度对各图像评价指标的影响,确定了 90度为最佳拍摄方案,利用小麦冠层图像评价指标集与叶绿素含量的相关度,建立了线性回归(LR)、岭回归(RR)、随机森林(RF)以及反向传播人工神经网络(BP-ANN)小麦冠层叶绿素检测模型,并通过嵌套交叉验证和参数寻优确定了小麦冠层叶绿素最优检测模型。实验结果表明,与LR、RF以及BP-ANN模型相比,检测模型Input8-RR获得了最高的R2值0.838和最低的RMSE值2.825,说明本文构建的最优模型可以提高小麦冠层叶绿素检测模型的预测精度,能有效评估小麦冠层叶绿素含量。(5)针对大田环境小麦冠层尺度下的氮素缺乏等级判别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遗传规划算法(GP)的指标选择和构造方法,利用构造的高层次图像评价指标集结合C4.5、K近邻(KNN)和朴素贝叶斯(NB)分类算法,建立了小麦氮素缺乏等级判别模型。实验结果表明,基于GP的指标选择(Fs)和构造方法(Fc)在降低输入指标维度的同时,能够提高小麦氮素缺乏等级判别模型的精确度;最优小麦氮素缺乏等级判别模型Fc-NB的平均分类正确率为75.35%,最高分类正确率为85.42%,标准差为5.77,能够满足小麦氮素缺乏等级判别要求。
其他文献
巴隆-沟里地区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东段,受两期特提斯演化的影响,该区岩浆活动强烈,加里东期、印支期侵入岩广泛分布。区内构造发育,地层、岩浆岩的分布受到区域性深大断裂昆中断裂及其次级断裂的控制,为金多金属成矿提供了优越的成矿地质背景。沟里地区是东昆仑造山带内重要的金多金属矿集区,近年来不断有新矿床(点)被发现报道,目前已控制的金金属量超过125吨。巴隆地区位于沟里地区西部约40km,成矿地质背景与沟里地
自显生宙以来,全球生物经历了五次集群绝灭,生物大绝灭事件时期的全球环境剧变一直是近年来各国生命科学界和地学界高度重视的领域之一。晚三叠世的生物集群绝灭是目前五次绝灭中研究最薄弱的一环,其显著特征是在全世界范围内出现的浅海相碳酸盐台地淹没事件与有机碳、无机碳同位素的同步异常。论文以西藏羌塘地区丰富的海相早侏罗地层为研究对象,在前人生物地层资料基础上,对羌塘色哇地区索布查剖面系统采集的样品进行了碳氧同
有好的教师,才能有好的教育。教师是学校教育的关键执行者,一个国家的教育质量是无法超越它的教师的质量的。从发达国家的教师在职培训的发展历史来看,教师培训经历了从单向度地给教师提供统一的培训项目的初级阶段,到基于诊断性的数据的收集为教师制订个性化培训项目的高级阶段。然而,如何确定合理有效的培训项目以适合不同教师的需求(needs,notdemond)仍然是一个有待突破的问题。1999年我国教育部提出“
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的生物大灭绝事件是显生宙五次大规模灭绝事件中最为严重的一次,造成了90%以上海洋物种的灭绝,导致海洋生态系统由古生代型转变为现代型。异常波动的极端环境导致海洋生物在早三叠世呈现多幕式的复苏过程,整个生态系统直到中三叠世才开始恢复到较正常的水平。在二叠纪-三叠纪之交灭绝事件中,牙形石并未发生科、属级的灭绝,并且在种一级别上也只有30%的灭绝率,整个早三叠世牙形石快速演化,经历了多次
河西走廊作为“一带一路”和古代丝绸之路重要的交通枢纽路段,自古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区域。历史上,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经过河西走廊由西向东传播,道教由东向西传播,多种宗教在河西走廊汇合与发展。当前,在河西走廊东部佛教文化强势发展的同时,民间道教文化以其鲜明的特色在民间蓬勃发展。河西走廊东部地区民间道教信仰氛围浓厚,多民族共同信仰,道教文化在民众日常生活中具有重要的作用。以往,学界较多关注河西走廊
中国近海陆相地层始新世发育湖相烃源岩。然而,源岩发育层段目前存在其成因模式复杂多变、影响烃源岩发育的盆地物源及盆地内的沉积环境演化及古气候响应不明晰等问题。本研究选择涠西南凹陷始新世流沙港组作为研究对象,基于地震、测井、录井、岩心、重矿物及测试分析资料,以层序地层学、沉积学和计算机模拟技术为研究手段,重点对北部湾盆地物源、涠西南凹陷流沙港组高频层序地层、物源体系、沉积环境演化进行分析。然后,基于以
中二叠世是地质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全球板块构造聚合及气候环境变迁使得生物的生存处于不断的动荡之中,不仅发生了著名的Capitanian生物灭绝事件,而且还发生了一系列其他地质与环境事件,如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爆发、全球性海退及海洋缺氧等。然而,关于此次生物危机及相关地质事件的响应仍存在很多争议。首先是对Capitanian生物灭绝事件成因机制的认识未能形成共识,尽管峨眉山大火成岩省的大规模火山
大兴安岭南段黄岗-甘珠尔庙成矿带是我国北方重要的银多金属成矿带,该地区处于古亚洲洋、蒙古-鄂霍茨克洋及古太平洋三大构造域的叠加部位,古生代以来经历了复杂的构造演化并存在多期成矿作用。双尖子山银铅锌矿床作为该地区超大型热液脉型矿床,其表现出复杂的成矿元素组合、矿化的多样性及成矿过程的多阶段叠加特征引起了广大学者的关注。尽管前人对该矿床的矿化特征、成矿岩体和岩石成因等开展了较多研究,但对该矿床的成因认
目的:观察胃癌患者术后护理中应用焦点式心理护理的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至2021年3月收治的10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患者,根据术后不同护理方案将患者分为常规组和研究组,各52例。常规组接受术后常规护理,研究组同时应用焦点式心理护理,对比两组护理干预效果。结果: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37.6±1.8)分、SDS评分(41.7±2.4)分均低于常规组的(44.1±4.5)分、(48.8±3
磁流变液作为一种新型智能材料,在磁场作用下因具有液固转换的特殊理化特性,所以在振动控制领域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目前的振动控制结构不具有较大的结构可变性和参数可调性,所以只能针对某种参数固定的具体结构装置进行研究,这很难阐述和验证振动传递现象的本质和机理。因此,为了揭示振动传递的耗散和阻断机理,进行可调制结构的振动传递特性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及工程价值。本文以磁流变液构建的阻抗可调制结构为研究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