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的法律适用——以《刑法修正案(九)》为视角

来源 :兰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ifeng_l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是威胁人类社会的一颗毒瘤,其毒害已遍及全球。我国同样也遭受以“东突”为代表的各种恐怖势力的威胁。为了应对这种来自非传统领域的安全威胁,我国通过立法手段积极改善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犯罪立法薄弱的状况,其中,《刑法修正案(九)》的出台是我国在该领域刑事立法的重大成就。而随着《刑法修正案(九)》颁布生效,对上述新型犯罪的概念阐述、犯罪构成条件分析、以及相关疑难问题的司法界定等问题的研究亟待开展。  本文内容除引言和结语外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概述。主要阐述了《刑法修正案(九)》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立法修正的背景,修正的理论根据,并对这次立法修正的现状、意义和不足进行了评述;第二部分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的构成。在刑法语境下分析了“恐怖主义”、“极端主义”的含义,对相关概念进行了辨析,重点结合“犯罪四要件”理论对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的构成要件进行了论述;第三部分为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罪名的司法适用。基于刑法谦抑性理念,阐述了刑事立法扩张情况下,在司法环节突出人权保障理念的必要性。同时,对《刑法修正案(九)》修正的八个恐怖主义、极端主义新型犯罪罪名的罪状、在司法适用中需注意的问题逐一进行了分析。
其他文献
废弃电器电子产品是随着经济的发展,特别是电器行业的飞速发展而出现的。废弃电器电子产品包含有毒有害物质具有较强的潜在危害性,但与其他固体废物不同,它又具有一定的资源化利
20世纪中叶以来,随着全世界范围内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公众的环境意识日益增强,对于实现环境知情权提出了现实的要求。保障公众环境知情权是服务型政府的必然要求,是维护公众的环
我国政府选择以小额贷款公司的形式进行我国小额信贷工作的试点。小额贷款公司的出现一方面满足了“三农”经济及县域经济资金发展的需求,缓解了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同时也有
近年来,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深入推进,从中央到地方对“三农”的财政投入力度越来越大,安排下拨的涉农资金越来越多,对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推进农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诉讼涉及到的专业问题越来越多,案件中涉及的许多专业知识已经超出了审判者的认知范围,需要相关专家对这类专门问题的进行解释说明,以帮助审判者了解事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