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渚文化精品线中乡土文化的景观表达研究

来源 :浙江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bbankcom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乡村作为人类聚居地的起源,保留着人类文明社会的初始形态,在人类文明社会的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美丽乡村精品线建设过程中,由于乡土文化缺失,部分乡村景观出现城市化、同质化的现象,乡村特色逐渐弱化或消失,很多村庄出现了“千村一面”的现象。论文借鉴了环境心理学、景观美学以及符号学等相关理论基础,并结合案例分析,提出美丽乡村精品线中乡土文化的景观表达思路与方法。深入挖掘乡土文化,明确设计主题,宏观谋划空间布局,塑造景观节点,通过保留、再现、转借、隐喻、引用等景观要素的符号化表达手法进行乡土文化的景观表达。以良渚文化精品线为例,对沿线现状资源进行调查与分析,提出相应的设计思路,在对历史遗存的合理保护与利用、保留乡土风景的原真性、保持沿线整体的统一性以及发挥地域特征的创新性原则下,提出“抚今追昔”、“同源共流”、“独树一帜”、“身临其境”四大设计策略和“一线五村多点”的空间布局。其中“抚今追昔”文化策略是指要从追溯良渚文化时期发展来讲述当代瓶窑历史与文化,通过设计主题IP及LOGO设计,既展示良渚文化主题的同时又体现沿线的瓶窑特色;“同源共流”村庄特色策略是指沿线经过五个特色村,每个村庄分别提取各自文化特色,在以全线主题理念为设计的大基调下,以“一村一特色、一村一景观、一村一文化”为设计策略,通过景观空间的营造和景观要素的符号化表达进行乡土文化的景观表达;“独树一帜”标识策略是指通过对沿线乡土文化的凝练与提取进行道路及标识系统的设计,提升精品线的辨识度;“身临其境”体验策略是指通过文化活动场地的打造、文化活动的策划以及生活方式的延续,来提升村民和游客的文化体验感。
其他文献
木材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消耗能源,质朴美观的木材纹理在装饰设计中也颇受关注。对板材采取表面贴片的方式进行再加工可以提高板材利用率,而印刷贴片需要获取足够丰富的切片木纹图样。木材纹理图像的重建工作在林业工程中有着重要的科学研究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本文引入图像合成算法和深度学习中的生成模型来解决木材纹理图像重建的难题。本文研究在下列几个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一)本文建立了包括四类木材(山核桃木、黑胡
森林是地球的重要资源,对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安全的具有无法替代的作用。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群众对森林资源发展、生态状况改善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森林的生态服务功能和效益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重点。因此,本文对杭州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实物量与价值量进行评估,以期今后为该市森林资源的发展建设提供数据指导与理论支持。本文以2019年杭州市森林资源动态监测小班数据为基础,进行了以下研究:1)本文运用数理统计方
植物挥发性有机物(Biogenic 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BVOC)是一类由植物合成并释放到大气中的有机物,其在植物防御、信息传递以及大气化学循环和碳循环中均具有重要的意义。裸子植物作为常见的园林绿化物种,在园林设计及城市绿化中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为了明确城市常见裸子植物BVOC释放及其组成,本研究选取了13种常见裸子植物(线柏(Chamaecyparis pisi
青山湖绿道作为城郊型绿道,连接村、湖、山以及城,推动了生态城镇建设,也带动周边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城乡居民休闲活动的场所。进行青山湖绿道步行适宜性研究,对今后城郊绿道的建设提供科学借鉴。本文运用数据分析法和人文心理分析法结合调查问卷,分析步行者对青山湖绿道步行环境的感知体验,构建环境质量评价体系,并针对研究结果提出具体提升策略。具体研究结果如下:(1)在城郊型绿道、休闲行为理论和环境影响行为理论知识
以往的基于深度学习的植物病害分级检测,往往依赖于大量的图像数据,用直接分类的方式进行分级。并且现阶段大多数的植物病害分级检测都是在单一背景下进行的。单一背景下进行的植物病害分类,看似分类准确率高,实际上此类实验对数据收集来说有着较高的要求,并且实用性不高。并且由于现阶段的分割方法语义分割不能够区分不同的实例,对于图片中有多张叶片的情况不能够区分不同叶片,分割时会将所有叶片分割,为后续的病害分级带来
植被覆盖度(Fractional Vegetation Cover,FVC)是反映地表植被生长分布及区域环境质量的重要指示参数,其在评价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而亚热带植被在全球生态系统碳循环以及维持系统碳平衡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中国亚热带地区植被类型复杂多样且分布广阔,四季生长,生物多样性丰富,是我国主要的农林生产基地;同时,区域内也存在着林分质量普遍较差,森林生产力
随着智能化的普及,办公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导致传统的办公家具无法适应现代与未来的办公生活,也不能满足更高层次的办公人员需求。因此本研究以智能化相关技术理论与未来办公形态特点为依据,探讨智能化办公家具的特征,建立其体系,提出一套智能化办公家具设计指导理论。本文以智能化与办公家具的关系以及办公形态的发展为基础。首先,以智能化相关领域的研究为背景,得到智能化办公家具的定义、结构、控制理论与应用技术。并从
报纸
本实验团队经过多年的研究工作,已从林地中筛选得到一种真菌,为白腐真菌,命名为毛栓菌27-1,该菌可以高产漆酶,漆酶酶活测得可达94.39 U。漆酶具有催化苯环开环的能力,能降解木质素和酚酸类化合物等物质,因此有必要探究该菌对竹木质素和酚酸类化合物的降解效能,为利用该菌缓解竹林地土壤酸化提供理论基础。(1)对微生物降解木质素有较大影响的初始温度、初始p H、转速、接种量和装液量等五个因素进行单因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