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有机催化中,如何提高反应的转化率和选择性一直是人们研究的热点。而对于这一研究热点来说,其关键主要在于对催化剂的研究。催化剂是指在化学反应中改变其他物质的反应速率,而自身在反应中没有发生变化的物质。众所周知,催化剂的尺寸、形貌和分散性也对其发挥催化性能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具有较小尺寸、形貌多样和高分散的纳米级催化剂受到了广大研究学者的青睐。本论文采用不同的合成方法制备得到氧化镍纳米饼、花状氧化锌纳米结构和棒状纳米氧化钨,并对其进行了掺银或负载等处理,同时利用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和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对样品进行了表征。实验结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以油酸钠或油胺为辅助剂、不同镍银比例,微波辅助溶剂热法合成了系列NiO和Ag/NiO的纳米结构,并对其催化苯乙烯的环氧化性能进行了考察。研究结果发现:随着银掺杂量的增加,其烯烃环氧化的催化性能出现了转化率和选择性有下降的现象,证明金属Ag与NiO间的作用确实可以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随后,对以不同膨润土量负载NiO所合成的NiO/膨润土材料进行了催化苯乙烯的环氧化性能研究。考察结果表明:载体膨润土量的变化对NiO/膨润土催化苯乙烯的环氧化性能影响并不明显。但是,将负载后的NiO/膨润土与没有进行负载的纯NiO催化苯乙烯环氧化性能的对比中发现,在膨润土的质量为0.8g时,所合成的NiO/膨润土材料在保证催化性能的基础上,大大提高了催化剂与反应物的分离效果。(2)用微波水热法制备了ZnO和Ag2O/ZnO(银锌比例为1:9和2:8)纳米材料,并对所制备的样品在400oC下进行了2小时的焙烧后,得到了纳米ZnOcal和Ag/ZnOcal(银锌比例为1:9和2:8),考察了系列样品催化苯乙烯环氧化反应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性能。结果显示,在苯乙烯环氧化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反应中,所合成银锌比例为2:8的Ag2O/ZnO纳米结构的催化性能都为最优。在苯乙烯环氧化反应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反应中,焙烧后的样品明显没有未焙烧的样品催化性能高,其原因可能是焙烧后的催化剂出现了团聚现象,导致催化活性降低。对于直接用微波水热法制备(未焙烧)的ZnO和Ag2O/ZnO(银锌比例为1:9和2:8)系列样品,其苯乙烯环氧化和光催化降解罗丹明B的催化性能规律均为:Ag2O/ZnO(银锌比例为2:8)> ZnO> Ag2O/ZnO(银锌比例为1:9)。(3)以对氨基苯甲酸为辅助剂,用水热法制备了直径为50-80nm的棒状纳米WO3结构,并考察了其催化环己烯合成己二酸的性能。在对催化反应较佳条件的研究中,我们考察了催化剂用量、草酸配体用量、反应温度和反应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己二酸收率的影响。初步得到反应体系的较佳条件为:反应底物环己烯:8mmol,催化剂用量:0.15mmol,酸性配体草酸用量:10mmol,反应温度:90oC,反应时间12h。将体系进行初步放大(所有反应物的摩尔量按比例放大10倍)后,己二酸的收率可达82.20%,纯度约98.8%。而且,相比商品WO3来说,我们所合成的纳米WO3的催化性能有一定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