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聚焦超声对鼻黏膜的形态和黏液纤毛系统清除功能的影响。方法:①运用CZB型超声波鼻炎治疗仪辐照活体黄羊下鼻甲黏膜,观察聚焦超声辐照前后下鼻甲黏膜大体形态及光镜、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下组织形态学的改变。②选择下鼻甲黏膜,用机械法直接将上皮层与上皮下组织小心分离,然后采用胰酶消化,建立鼻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观察聚焦超声辐照前后下鼻甲鼻黏膜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的变化。③从临床上168例接受聚焦声治疗的变应性鼻炎患者,随机选择45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用糖精试验法检测聚焦超声辐照前30min和辐照后30min鼻腔黏液纤毛清除时间(Nasal mucociliary clearance time, NMCT),采用配对的T检验观察NMCT在治疗前后有没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聚焦超声辐照后即刻,下鼻甲鼻黏膜外观和色泽无明显改变。辐照后第3天,光镜下显示鼻黏膜上皮层完好,黏膜下层出现散在、点状的凝固性坏死。凝固性坏死区内血管内皮细胞变性、部分血管内血栓形成,神经细胞空化变性或坏死,腺体细胞部分或完全坏死。扫描电镜下显示鼻黏膜呼吸区上皮层的杯状细胞、纤毛柱状上皮细胞和无纤毛柱状上皮细胞结构正常。透射电镜下显示纤毛或微绒毛无破坏,细胞间紧密连接完整,纤毛超微结构正常,上皮细胞的细胞核及线粒体结构完整的。辐照后第7天凝固性坏死区出现少许胶原纤维增生和肉芽组织形成。辐照后第14天凝固性坏死区开始溶解吸收,部分切片显示坏死组织吸收后鼻黏膜下层基结构本恢复正常。②采用改进的胰酶消化法,成功建立了鼻黏膜上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该方法可获得大量鼻黏膜上皮细胞,提高了细胞数量与细胞活性,避免了DispaseⅡ长时间消化对上皮细胞的损伤,缩短了细胞原代培养时间;并发现一定剂量的聚焦超声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的生长、纤毛的摆动以及杯状细胞的分泌功能无明显改变。③聚焦超声辐照前30min和辐照后30min采用糖精试验检测NMCT,配对资料的T检验P=0.893>0.05,说明NMCT在辐照前后差别没有统计学意义。结论:①一定剂量的聚焦超声可以将超声能量特异性的沉积于黏膜下层,使富含血管、神经和腺体的鼻黏膜下层组织变性坏死,但不破坏鼻黏膜上皮层等非靶点区的结构,同时,对鼻黏膜上皮细胞生物学特性及黏液纤毛系统的清除功能也无影响,因此,是一种定向作用于鼻黏膜下层的微创治疗方法。②改进的酶消化法是一种快速、有效、简单的鼻黏膜上皮细胞原代培养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