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1年4月11日,阿图尔.考夫曼逝世于德国慕尼黑,享年78岁。考夫曼先生是德国著名的法哲学领域以及刑法学领域的专家,他的去世使法学界失去了一位一流研究者。笔者认为考夫曼法律思想体系在我国法理学的研究中还属于比较初步的阶段,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价值的理念还有待更多的学者加以深入的剖析。自古以来,我国的法律思维模式都未取得重大的突破,一直沿袭使用传统的形式逻辑的思维方式来推导法律,运用笼统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的价值观念来适用法律。这些年来,随着我国法学家对于法律类型思维理论的理解的深入,我们开始逐渐认识到,适用法律规则时,除了形而上的精确、严密化的思维模式之外,我们还需要把法学、法律思考与实际的生活相联系,以避免单纯的依靠逻辑而得出极端的判决。传统上类推仅仅是法律适用的补充性技术,而考夫曼在诠释学的关照下主张所有的法律适用都是类推的过程。没有完全相同的案件,法律适用就是规范与事实不断逼近的过程,只有在规范与事实的对应中才有真实的法。类推的过程可以通过考察规范与事实的共有意义、回归立法目的和判断相似性等方式来操作,从而实现类推从本体论到方法论的转换。笔者试图突破以纯理论的层面剖析考夫曼的法律现实化理论,文章加以诸多的疑难案件,这些案件大多是需要法官的结合“类推”的思维推论模式才能加以判决。文章试图通过这些案例的分析,具体剖析考夫曼法律现实化理论之精华,让这一理论从学术层面向司法实践层面接轨,试图寻找出该理论中的实践意义,同时加以运用到中国的实际审判中。这不仅是本文的创新点,也是本文的难点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