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教育普遍以学校班级授课制的教学为主,学生根据自身的需要进行课外辅导。但不是每一个学生都能顺利地接受到学校完整的教育。科技日新月异,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由于环境、食品以及各种内在原因,学龄期患病学生数量日益增长,智力以及生理发育正常能够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慢性疾病学生,却因为长期需要治疗的原因无法像正常同龄人一样接受学校完整的正规教育。他们会缺失很多课程,成绩往往不理想,有的由于缺失太多课程而选择降级,甚至辍学。失去了公平的教育机会也同样严重影响着慢性疾病学生的身心健康,他们渴望回归校园,融入班集体,以期获得平等的教育资源。因此慢性疾病学生的教育问题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为这类群体设计行之有效的学习模式是教育工作者面临的重大挑战。在这个网络信息腾飞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改变,时间逐渐被碎片化,学习也进入了微型化。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慕课、翻转课堂逐渐成为了教育研究的热点。慕课是一种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集所有教学过程于一体的教学平台。它由多个微课组成,而微课最大的特点是“微”、“小”,将整个知识碎片化、趣味化。翻转课堂是一种全新的教学模式,其完全颠覆了传统教学中“先教后学”的教学模式,开启了先学后教的新教学形式以及学生为主导的教学理念时代。这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为中国教育的未来开辟了新的途径。本文采用了自然观察法、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逻辑分析法。首先通过文献分析法简明扼要地阐述了国内外慢性病学生教育问题的研究现状,并分析总结了本研究的重要意义。同时详细介绍了慢性病、慕课、翻转课堂的定义内涵以及化学学科的特点。根据慕课、翻转课堂两者的教学理论特征以及慢性病学生特殊的需求,利用三个化学教学案例为慢性病高中生构建了以慕课、翻转课堂相结合的学习模式。并根据慢性病学生作息时间安排设计了任务单和评价机制,使他们在医院的环境下都能高效学习,享受到同等的教育资源。在住院的患过敏性紫癜高一年级学生中先进行前测,以问卷调查的方式了解他们的学习现状,再利用新的学习模式进行化学教学实践,然后进行后测。通过问卷调查、访谈的方式来获取学习模式实施的效果评价及反馈意见。最后,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总结与反思,提出了本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之处,并结合实际问题提出有关本研究的展望。该论文着眼于慢性病学生的化学学习模式研究,根据化学学科自身特点,将慕课、翻转课堂有机的结合,形成一套适合慢性病学生自主学习的学习模式,以切实有效地解决慢性病学生的教育问题。通过该研究工作的开展,希望更多的教育工作者和大学师范生参与到解决慢性病学生的教育难题这场爱心接力中来。也希望社会爱心人士能在医疗保障和心理辅导上给予这类群体更多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