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税式支出是指政府为了实现一定的政治、经济、社会目的,通过对基准税制的背离,给予纳税人的优惠安排:税式支出管理制度则是实现这种优惠安排的法律规定和规章制度。税式支出理论的根基在于任何一种税收制度均可能存在例外的税收优惠规定,因此,只有对税收优惠的规模、分布、趋势、效果作科学的统计分析和论证,才能全面把握税制,从而有效地改进税收优惠管理和完善财政预算管理。在我国,建立科学规范的税式支出管理制度是完善社会主义公共财税管理体制的内在要求,也是下一步税收制度改革的重点之一。 本文首先从理论上阐述了税式支出的由来及发展概况、税式支出的概念和特征、税式支出的表现形式,接着分析了税式支出存在的客观必要性,立足现实考察了我国税式支出及其管理的状况,包括我国现有的税收优惠政策及其特点以及近年来存在的问题和取得的成效,特别是立足本单位—长沙市地方税务局四分局的有关实际,考察了税式支出在基层税务部门、在企业的应用情况,就此给出了调查分析报告。论文最后就规范管理税式支出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和建议:首先分析了我国当前编制税式支出预算的条件,指出由于受现实客观因素(税制、税收信息、财税管理体制)的制约,我国还不具备编制严格的税式支出预算的条件,因此,在指导思想上应坚持三个原则,即服从性原则、效率性原则、渐进性原则;然后就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提出了一些建议,主要是科学界定税式支出的基准税制、选择合适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范围和管理模式、科学采集数据、应用一定的成本估算方法进行统计分析、对税式支出的效果作出客观评价、采取相关配套措施等。总之,实现对税收优惠的科学规范管理、建立税式支出管理制度不能急于求成,可以按照需要和可能,由简到繁,先易后难,循序渐进,逐步建立起中国的税式支出预算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