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谐振动冲击下岩石介质的断裂机理研究

来源 :东北石油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ppykaijie199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油气开采不断向深层扩展,高效破岩技术需要进一步的革新才能更好的为深井、超深井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任务提供有力支持。本文采用理论研究、数值模拟与室内实验相结合的手段,从细观岩石内部裂纹的角度针对高效破岩技术之一的简谐振动冲击钻井技术进行研究。基于基础力学理论建立了简谐振动冲击作用下单齿切削含单一裂隙岩石单元的起裂数学模型,并分别开展了静载作用下和动静载联合作用下单齿切削含预制裂隙岩石以及球型齿轴向侵入地层的离散元模拟。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PFC中平行粘结本构模型来模拟砂岩,通过对本构模型中细观参数的敏感性分析,确定出主要细观参数对砂岩宏观力学特性的影响程度,并通过试凑法结合室内单轴压缩实验确定了砂岩离散元模型的细观参数取值。2.基于弹性力学理论,建立了简谐动载作用下单齿切削过程中地层的应力分布模型,并以其作为作用于含单一裂隙岩石单元表面处的远场应力,推导了两种情况下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II、T应力和起裂角模型。3.通过对理论模型数值计算和离散元数值模拟得到:简谐动载条件下,作用于裂隙处的远场应力比例系数λ会随着α+φ的改变呈抛物线形态波动;当旋转极角φ确定时,裂隙尖端的应力强度因子KII、T应力在简谐力的作用下均随时间呈现周期性增大和减小;裂隙在不同倾角下,动静载联合作用都会更容易达到岩石的断裂韧度从而使裂缝开裂速度比静载条件下更快。4.通过开展球型齿侵入地层的离散元模拟,从细观角度对比分析静载单独作用下和动静载联合作用下得到:两种情况下岩石都主要以剪切破裂为主;在相同进尺条件下,动静载联合作用下岩石形成的裂纹数目相对于单一静载作用下更多,且地层的断裂区域会存在更多的微小裂纹和新裂纹,断裂区域的连通性更好;在相同加载时间下,动静载联合作用下球型齿侵入地层的位移响应更大,简谐动载频率为200Hz的钻进效率明显优于频率为100Hz的情况,简谐动载作用下地层内颗粒位移响应范围比单一静载作用下更广;在相同加载时间条件下,加载频率在100Hz-300Hz区间内,加载频率取280Hz时破岩效率最高;在相同进尺条件下,动静载联合侵入下,球型齿下方地层颗粒之间的接触力和应力在大小和分布范围上都优于静载单一作用条件下,证明动静载联合作用下岩石响应更强烈,更容易使岩石产生断裂破碎。
其他文献
在石油的开采过程中,会产生由于岩屑堆积所导致的安全问题,因此如何提高岩屑运移效率就成为钻井过程中一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井筒内的岩屑运移属于典型的液固两相流动,本文基于欧拉-欧拉双流体模型,模拟不同工况下钻井液携带岩屑流动的过程。采用滑动网格方法来实现钻杆旋转。研究井筒内钻井液与岩屑颗粒的流动特性,通过颗粒动理学研究颗粒间的相互作用。综合考虑钻杆偏心、井斜角、钻杆转速和钻井液入口流速等影响因素,并
多孔介质中的液固流动现象在化学、农业、生物以及工业等领域中广泛存在,尤其是在石油工业领域中,小颗粒在岩石孔隙中的运移和沉积会造成储层渗透性降低,影响原油的正常开采。因此,对多孔介质中的液固流动特性进行研究有助于揭示悬浮颗粒的运移和沉积机制,可以为地下储层中石油的勘探和提高采收率提供依据。本文基于格子Boltzmann方法(lattice Boltzmann method,LBM)对三维多孔介质内流
在油田开发生产过程中,随着生产时间的增加,各种地质因素和人工措施都会对井下金属套管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油田开发时间的延长,由于多次作业起下管柱、地层应力变化以及井筒内外流体腐蚀,导致油水井套管发生变形错断等情况的发生,为保证区块开采的完整性,需要对损坏的套管进行修复。及时、有效地封堵和加固破损的套管是保证油田持续开发和生产的重要措施。目前密封加固主要有两种工艺:一种是燃爆加固,具有可取可捞特点
油气资源关系着一个国家经济发展的命脉,对此我国也是高度重视。随钻测量(MWD)技术对提高油气钻采效率,降低钻采成本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常用的无线随钻测量方式,结构复杂,信息传输速率慢,极大限制了钻井技术的进一步发展。电磁随钻测量(EM-MWD),是一种新型随钻测量方式,以电磁信号为载波进行井下与地面信息传递,具有传输速率快、操作简单、可靠性高等优点,因而受到国内外越来越多的关注。但由于井下环境复杂,
相对于直井的开采方式,水平井具有加大泄气面积,提高单井产量,减少直井钻井,经济性显著的优点。但由于水平井特殊的井身结构及特点,目前在直井内常用的应用效果良好的排水采气方式并不适用于水平井,因此需要针对水平井的排水采气技术进行研发和推进。根据直井涡流工具产生气液两相旋流能够提高气井排水采气能力的思想,设计了水平井内螺旋工具,可以与套管直接相连下入水平井水平段,在天然气进入内螺旋工具后,改变气液两相流
能效对标是将用能单位能效指标与相关能效标准进行对比分析,采取管理和技术措施,提高能效水平的活动,能效对标管理的实施有利于企业学习和借鉴国内外先进企业的管理理念,促进企业建立动态的能效管理机制,提高企业能效管理水平。目前油田逐渐进入开采后期,原油产量递减、含水率逐年上升,原油集输系统高能耗、低效率的矛盾日益显著,因此有必要建立原油集输系统能效对标评价体系,识别能效差距,进行节能提效,对油田集输系统节
水力压裂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储层常规和非常规油气资源开发,其中,致密储层的可压性评价方法对储层压裂层位优选、提升储层产能尤为重要。松辽盆地中央凹陷区S区块岩性为粉砂岩和泥质粉砂岩,油藏物性较差,渗透率低,泥质含量高,急需通过储层压裂改造技术提高储层产能。因此,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以研究区H-2、H-7井泉头组致密砂岩岩样为例,对研究区岩样进行基础力学实验,得到研究区岩石基础力学特征,并通过X衍射实验得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历了“非典”和新冠两次重大疫情,严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疫情造成了经济的倒退,给数量巨大的企业带来了灾难性打击。“新冠”疫情期间,贵港市2020年1季度GDP增速5%,比2019年同期增速下降8.1个百分点。民营企业由于缺乏财政资金的直接支持,在重大疫情当中受到的冲击更大,抗风险的能力更弱。习近平总书记提出民营经济是主要的市场主体,研究重大疫情冲击下民营企业的税收支持政策
在未来的智能导向钻井过程中,如何准确识别油层以及储层参数预测是成功智能导向的关键一环。而常规识别油层及预测储层参数的方法是在地面利用实验获取或解释相关数据的潜在信息,该判别方法的滞后性,不能在井下实时对油层识别及储层参数预测。因此,主要利用随钻测井技术直接测量井下的随钻测井数据,建立随钻测井数据与油层识别及储层参数预测的井下实时模型,在井下为智能导向钻井工具提供井眼轨道设计依据,提高钻遇率。针对上
深海油藏的钻探过程面临着海底页岩稳定性差、钻井液用量较大以及安全压力范围较窄等问题,针对这些工况难点,双梯度钻井技术手段应运而生。空心球钻井技术是将轻质材料球通过注入管线输送至环空井筒当中,使混合流体的密度接近海水,进而在井筒内部产生两种压力梯度,该技术可以有效地避免井喷事故等问题的发生。采用基于颗粒动理学的欧拉-欧拉多流体模型对岩屑和空心球的运移过程进行模拟,进而总结出了空心球的注入对岩屑运移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