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利用来源丰富、价格低廉、可再生的木质素部分替代来自于石化产品的苯酚,合成了一类新型的木质素改性聚苯并噁嗪树脂。研究了木质素磺酸钠脱磺制备木质素的条件、改性预聚体的合成以及结构和性质的变化、在硅油中定向固化产物的界面性质和热稳定性,并基于在硅油分散介质中固化结果,探讨了球形树脂制备的自组装机理。采用傅里叶转换红外光谱(FT-IR)表征了木质素磺酸钠脱磺效果;采用FT-IR、微型旋转式粘度计(MRV)、热重分析仪(TGA)、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接触角测定仪(CAA)、正置荧光显微镜(UFM)、电子万能试验机(EUTM)等对木质素改性聚苯并噁嗪树脂的结构与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木质素磺酸钠中的磺酸基的红外吸收峰消失,脱磺产物结构中以对羟基苯丙烷结构和愈创木基结构为主,可用于部分代替酚合成改性苯并噁嗪预聚体;木质素经Mannich反应,结构中引入了噁嗪环,制备了改性预聚体,合成的最佳溶剂是乙醇/水(V:V=50:50)混合溶剂,木质素投料量上限为15%;改性预聚体黏度随木质素用量增加而增加;以玻璃为基底、硅油为介质定向固化得到木质素改性聚苯并嗯嗪树脂,在180℃时固化聚合度最高;定向固化产物与硅油接触界面表现为憎水性,与玻璃接触界面表现为亲水性,表现出受控聚合行为;与聚苯并噁嗪树脂比较,木质素改性树脂表面裂纹减少,韧性增强,与水的接触角随木质素用量增加而减小,但仍表现为憎水性,热稳定性降低,但在木质素用量为10%时热稳定性最好;改性预聚体以硅油为分散介质不能得到球形树脂证明了球形树脂合成的自组装机理。目前木质素的利用率较低,大部分被造纸等行业作为副产物随废水排入河流,一方面造成环境污染,另一方面浪费资源。如何实现木质素的开发利用是热门研究课题。基于木质素自身结构和特性,对苯并噁嗪及其它高分子进行改性,改善材料性能,实现木质素的综合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