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轴类大锻件一般用于传动轴,是机器设备的关键和核心部件,是制造重大装备的基础件,质量要求十分严格。在其锻造过程中,常因裂纹、气泡、夹杂(渣)、疏松、偏析等缺陷而报废,且大锻件尺寸精度难以控制,导致切削余量大、材料利用率低,因此,必须制定合理的锻造工艺方法改善或消除这些缺陷,通过相应的尺寸控制方法提高锻件尺寸精度,以获得高质量的成形锻件。本论文的研究课题来源于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2008Z1-D221)“长轴类复杂大锻件锻造关键技术的研究及其在船舶工业中的应用”。
本文以4吨电液锤锻造7.8吨螺旋桨轴为研究内容,对轴类大锻件锻造的压方、拔长和倒棱滚圆三个工艺过程,应用有限元软件DEFORM-3D建立相应的分析模型,研究不同工艺方法和工艺参数对大锻件质量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及结论如下:
(1)压方过程模拟中,从锻件内部应力状态、锻透性及锻件裂纹三个方面对比分析了平砧压方和90°V型砧压方两种工艺方法,结果显示采用90°V型砧压方时,锻件的质量得到显著提高,同时确定了90°V型砧压方时的最佳压下量。
(2)拔长过程模拟中,对平砧拔轴类大锻件的三个主要问题进行模拟研究,即锻件心部孔洞锻合、拔长效率和锻件内部晶粒演化及分布。得到了压下量、锻锤打击速度对锻件心部孔洞锻合的影响趋势;通过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锻件翻转方式、终锻砧距及送进量对拔长效率的影响,并得到了一组优化的工艺参数,提高了拔长效率;建立了晶粒演化模型,模拟了锻件变形过程中各特征区域的晶粒大小的变化及分布情况。
(3)倒棱滚圆模拟中,研究了平砧、90°V型砧及120°V型砧三种工艺方法,比较了三种工艺方法下锻件内部应力应变状态及尺寸精度的优劣,根据模拟结果选择120°V型砧倒棱滚圆,并制定了相应的工艺参数。
最后,对锻造模型和微观组织模型进行了试验验证,通过模拟结果和试验结果的比较和分析,验证了本文所建立的锻造模型和微观组织模型的正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