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筑特色级差评价研究——以武汉市为例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和经济发展的资产,是城市凝聚力和城市人民归属感的源泉,在当今快速全球化、城市化进程中,保护和创新城市特色是保护和创新本土文化、促进经济和文化发展的有效途径。而作为城市特色的重要构成要素和物质表现主要形式,建筑特色对于城市形象塑造、文化传承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而研究城市中各建筑的特色等级,让人们真正认识到城市建筑的特色,对于保护城市建筑特色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本课题的研究是在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城市景观特色级区理论模式研究的指导下,摆脱了传统意义上的建筑特色的研究方式,以建筑和城市的关系为基础,通过理论研究以及大量问卷结果的数据分析,最终得出城区建筑特色级差评价方法。   本研究主要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建筑特色级差模式的研究。第二部分是建筑特色级差评价方法的建立。主要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通过理论分析,分别从城市和建筑自身两个角度,得出建筑特色评价一级评价指标。通过调查问卷,收集公众对建筑特色的描述,结合前面的理论分析,得出建筑特色评价二级评价指标;二是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计算出各评价指标的权重,得到建筑特色级差评价体系。第三部分是实证部分。以武汉市为例,以前两个部分的理论为基础,通过问卷调查和数据统计,运用模糊综合判断法对武汉市内若干代表性建筑进行建筑特色等级划分。   通过以上内容的研究,本文较为科学合理的建立了城市建筑特色级差评价方法,并用实际的案例,证明了该方法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随着国家经济的高速发展,以乡村旅游为代表的村镇旅游形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凸显的问题也日益受到关注。如何在满足都市旅游者消费娱乐需要的基础上带动当地经济的全面发
传统村落是乡土文化的载体,是深刻了解我国历史上的宗法社会、耕读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认知价值、审美价值和使用价值,对当今建筑创作更具有借鉴意义。本研究在长时间深入的实地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城市居民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居民对精神文明的需求也日益高涨。其中,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日益重视和对城市活动空间的需求成为城市建设发展的重要内容
现代高层办公建筑建设发展迅速,为了提高人们的办公效率和放松人们的工作压力,本文对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设计进行了系统的分析,为今后寸土寸金的高层办公建筑休闲空间设计提供
本文的主要研究对象为城市色彩。城市色彩是指城市物质环境通过人的视觉所反映出的总体的色彩面貌,它在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城市的视觉环境品质,同时也反映了地域自然与历史文化特
随着城市化与城市居民生活方式变化,城市居民与自然环境的接触机会逐渐减少,因此,人们希望通过自然环境提高身心健康的可能日益减少。如今,城市发展通过多层次人工自然环境来恢复
学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我国目前住宅建筑面积呈几何式递增。城市人口的激增,对住房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在满足了温饱问题后,人们越来越多的将注意力转向作
在空间-时间-社会的相互作用中,城市空间充满了复杂性。本文基于空间句法城市空间量化分析平台,围绕城市空间中结构和多样性共存这一主题,对这一复杂性问题行了实证探讨。  
住宅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以及汽车拥有量的增加等原因,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问题口益突出的呈现在人们面前。城市的沿街住宅,由于建筑一侧直接面向
本文从消费社会的现状入手,分析商品的独特性对市场的重要意义,并由此展开讨论建筑是如何作为商品来试图捕获垄断地租的。接着进一步阐述以图像为主要传播途径的广告与空间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