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铁素体(F)-马氏体(M)双相钢由于高加工硬化率、良好的强塑性匹配性能和优异的抗冲击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领域。近年来,研究者们为进一步提高双相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晶粒细化是一种最有效的强化方式,因此研究者们通常通过细化双相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制备超细晶双相钢(UFG-DP),以期获得双相钢的高强性能。目前钢铁材料工作者已经提出了许多用于制备UFG-DP钢的加工路线,包括剧烈塑性变形(SPD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铁素体(F)-马氏体(M)双相钢由于高加工硬化率、良好的强塑性匹配性能和优异的抗冲击性能被广泛用于汽车领域。近年来,研究者们为进一步提高双相钢的综合机械性能做出了巨大的努力。晶粒细化是一种最有效的强化方式,因此研究者们通常通过细化双相钢的微观组织结构制备超细晶双相钢(UFG-DP),以期获得双相钢的高强性能。目前钢铁材料工作者已经提出了许多用于制备UFG-DP钢的加工路线,包括剧烈塑性变形(SPD),先进热处理工艺(ATMP)等方法,然而这些制备方法在大规模生产时较困难且不经济,这使得UFG-DP钢的工业生产和工业应用仍然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为此本文选用低碳低合金钢,通过轧制变形及热处理工艺相结合的方法,制备超细晶铁素体-马氏体双相钢,研究了不同轧制变形温度和不同热处理退火时间对UFG-DP钢的微观组织和力学性能的影响。该工作的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通过冷轧纤维状双相组织和短时间退火提出了一种生产超细晶粒双相钢的新工艺。制备的UFG-DP钢的平均铁素体晶粒尺寸约为~2.7μm,平均马氏体岛尺寸为~2.9μm。单轴拉伸试验表明,与纤维状DP钢相比,新制备的UFG-DP钢拥有优异的机械性能(抗拉强度为1267 MPa,均匀延伸率为8.2%)。优异的机械性能归因于微观结构细化对加工硬化和断裂行为的影响。(2)通过300°C温轧变形制备出层片厚度为~22 nm的纳米级高强异构双相钢材料其抗拉强度高达2.1 GPa。(3)研究了不同轧制温度对材料微观结构及力学性能的影响。对比研究随着变形温度低于300°C时,随着变形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强度逐渐升高。当变形温度高于300°C时,随着温度的升高,材料的强度反而降低。(4)通过冷轧变形和温轧变形对比研究可知,温轧变形的晶粒细化效果更明显,所获材料的组织结构更细,材料强度更高。
其他文献
2018年9月12日,蔚来汽车公司(NIO.N)登录纽交所,并成为我国第一个赴美上市的造车新势力,也拉开了中国电动车赴美上市的序幕。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在政策扶持、市场引导、营销多元化、用户接受度提升等因素共同影响下,年度销量和渗透率不断增长。蔚来不但获得数次大额融资,股价一路飙升,毛利率更是在2020Q2实现首次转正,产能一路上行,据中泰证券研究所估算公司电动车2020、
随着光纤制造工艺和激光器技术的不断进步,光纤激光器的输出功率也在不断地提升,数千瓦级和万瓦级的高功率光纤激光器已应用到工业加工、国防军事等众多领域。光纤激光器在输出高功率激光时,激光输出端的保护是关系激光器安全、稳定工作的关键,目前主要使用光纤端帽作为高功率光纤激光器的输出端。光纤端帽通常是尺寸远大于光纤的熔石英块,其通过熔接的手段与激光器输出光纤连接,在激光传输的过程中对激光扩束以降低激光输出面
微波频率源在通信系统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被广泛应用于雷达和无线系统中,而振荡器又是频率源的核心。由于推-推型振荡器具有相位噪声低,输出频率高的优点,因此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本文首先介绍了推-推型振荡器的设计原理,选择具有较高复数品质因数(Qsc)的基片集成波导(Substrate Integrated Waveguide,SIW)差分带通滤波器作为推-推型振荡器的共用选频网络。其差分特性可以
随着我国的环境污染的日益严重和新能源车辆技术的快速发展,纯电动车辆成为未来节能与环保汽车发展的重要方向。与燃油车辆不同,纯电动车辆可以通过驱动电机参与制动,将车辆在制动过程中消耗的动能进行制动能量回收,是提高车辆能量利用率和增加续驶里程的重要手段。本文以一款后驱纯电动轻型卡车为对象开展制动能量回收系统的分层控制设计,并进行了仿真以及台架测试等相关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提出一种基于电控
固体火箭冲压发动机将冲压技术与固体火箭技术相结合,不仅结构简单、工作可靠,还具有更高的比冲。然而,导弹在机动飞行时,需要对其空燃比进行调控以适应复杂的飞行工况变化,因此变流量技术成为研究的重点。目前,地面模拟实验是固冲发动机的变流量实验研究主要手段之一,而直连式模拟实验因其简单性和经济性而被广泛使用。本文针对直连实验系统进气道流量调节问题,通过控制系统设计、算法仿真、数值模拟、实验验证等几个方面展
房屋出现结构问题的第一个信号便是其结构构件出现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也是一项长期困扰工程技术人员的难题。对砌体结构房屋进行结构健康安全监测,首要的任务就是对产生的裂缝进行调查和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如下:(1)使用Mask-RCNN对大量裂缝图像进行训练,标注裂缝的精确位置以及形态走向,训练完成后验证其识别精度,并和传统的形态学图像处理技术进行图像识别效果对比。(2)在python中将M
随着现代无线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射频前端系统不断向高性能、小型化、低成本、高密度集成发展趋势迈进。而滤波器、功分器、巴伦等无源器件作为射频前端系统重要的组成部分,会对系统的工作性能产生重要的影响。然而现有的器件集成方式往往是将其直接级联于射频前端,该方式不仅没有减少无源器件的数量,相反还引入了不必要的损耗,所以如何提高这些无源器件的集成度对射频前端系统的高性能设计具有重要的意义。另一方面,平衡电路
致病细菌给人们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而且游离菌容易聚集在活性组织或材料表面进一步发展为成熟的生物膜。大多数难以完全清除的细菌菌落与细菌生物膜的形成有关。生物膜内部除了细菌之外,还含有大量细菌分泌的胞外聚合物,使得传统抗生素及抗菌剂难以渗透到生物膜内部,大大增加了生物膜的清除难度。随着纳米抗菌材料的不断发展,刺激响应型抗菌纳米材料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本文分别以ZIF-8和Fe3O4为载体,引入抗菌组
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结构简单、操纵方便,是电动汽车发挥其最大潜力的最优形式,而底层扭矩与防滑控制是其目前发展需要突破的关键技术之一。现有针对分布式驱动电动汽车的防滑控制策略在适用性和实用性上存有不足,本文充分发挥分布式电动汽车的结构特点,从电机能量分配角度提出并验证了一种新型防滑控制策略。首先,本文在MATLAB/Simulink中建立了车辆模型和永磁同步电机控制模型,主要包括一轮车辆模型、轮胎模型
糖尿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大杀手,目前在医学上无具体的方法可以根治;血糖的监测是糖尿病综合治疗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市面上的商用血糖检测仪不仅存在血液感染的风险,使患者病情加重,还会令患者因为疼痛产生恐慌感而抵触监测,为血糖采集工作增加了负担。近年来,无创血糖技术应运而生。该技术既能满足医生专业辅助治疗的需求,更能缓解患者的恐慌心理,推进治疗。其中基于射频微波理论的无创血糖监测技术成为新的研究热点。